姜凌抬起头,看着李振良的眼睛里有了一丝笑意。
如果是上一世,或许她会别扭地拒绝。但重来一回,她一颗颗地将棒棒糖从李振良手心拿起,郑重其事地放进口袋:“谢谢。”
--
回到办公室,刘浩然还是有点蔫蔫的:“唉!劳而无功,这案子又破不了。”
周伟倒还沉得住气:“别急,我们再查查、再问问,说不定能够找到线索。”
李振良说:“铃铛价值不高,有些人被偷之后自认倒霉,并没有主动报案。即使报案的人,也都是事发后个把小时才到派出所来,现场线索早就被破坏掉了。要是能够第一时间侦查现场,说不定能有所发现。”
姜凌坐在椅中,气定神闲:“我有办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姜凌身上。
刘浩然迫不及待地将椅子拖到姜凌对面:“什么办法?快说!”
周伟与李振良也都期待地看着她。才与她共同处理一个案件,就拿了个集体三等功,这两人都看得出来姜凌的刑侦能力能出彩,她说有办法,那就肯定会办法。
阳光透过窗棂,映照在坐在窗边的姜凌身上。
上一世,她像只缩在壳里的蜗牛,不愿与人接触,就连同事也只是淡然相处,极少交心。现在走出那个将自己禁锢的壳,她才发现其实这世界很美好。
李振良没有说错,金乌路派出所是一个温暖的集体。
姜凌伸手将桌面简单清理,腾出一大块空地方,开始指挥同事。
“良子,帮我拿一份辖区地图来。”
“浩然,所有的自行车铃铛被窃案的报案记录你那里都有吧?拿过来。”
“大伟,把那块移动黑板推过来点,你负责做记录。”
三名同事都被姜凌调动起来,按理说姜凌是案件组里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怎么也轮不到她指挥,但每个被她点到的人丝毫没有觉得不自在,个个心里都乐滋滋的,迅速行动起来。
——以前姜凌都是客客气气称一声“李警官”、“刘警官”、“周警官”,现在称呼多亲热啊,这说明她不把大家当外人呢。
——姜凌虽然年纪小,但专业能力突出,她的心理评估档案得到了局领导赏识,直接被技术大队拿去做范本了,刚接手一个案子就拿了三等功。听她的,准没错。
李振良三人心里一边这么想着,一边将姜凌交代的事情办妥当。
李振良拿来一份全新的晏城市东城区地图,牢牢固定在黑板上。
刘浩然搬着一大迭报案记录回来,摆在姜凌那张整洁、空荡的办公桌上。
周伟拿过一支粉笔,站在黑板前,认真询问:“小姜你说,让我记什么?”
一块方形黑板,一大半贴着地图,只露出三分之一的位置,周伟手中拿粉笔、眼睛盯着那块空白的地方,仿佛战士要上战场一般。
姜凌微微颔首:“浩然,你把报案记录按顺序排好。良子,你将案发时间、地点报给大伟,大伟负责记录。”
随着姜凌的指令,三个人同时应了一声,开始行动。
很快,12起案发时间都记录在黑板上,地图上也多了12个代表案发地的红色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