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你和你的朋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找蛋机器人提出了它的想法】
【它说可以按照小鸡们对真相的平均探索程度来评判该如何吃掉小鸡】
【如果一只小鸡一无所知,那么它对真相探索的程度就是0】
【如果一只小鸡刚刚觉醒,发现自己身处鸡舍,自己周边都是超智能机器人,那么它对真相的探索程度就是2】
【如果一只小鸡认为超智能机器人是鸡舍的主人,是一切的缔造者,那么它对真相的探索程度就是4】
【如果一只小鸡意识到了你的存在,意识到超智能机器人根本什么都算不上,那么它对真相的探索程度就是6】
【如果一只小鸡窥探到了你将鸡蛋投放到鸡舍的方法,那么它对真相的探索程度就是7】
【如果一只小鸡摸到了鸡舍的边界,那么它对真相的探索程度就是8】
【如果一只小鸡突破了限制,看到了你的存在,那么它对真相的探索程度就是9】
【当小鸡对真相的探索程度达到10,那么它将突破鸡舍,回到山间】
【找蛋机器人说,在知道每只小鸡对真相的探索程度后,可以计算平均数】
【它建议在平均数为6的时候,随机吃掉全部幸存小鸡中的四分之三】
桃源将真相探索程度的节点与分数全部列了下来。
【找蛋机器人的方法让你和你的朋友眼前一亮】
【但平均数的方法太过简单,毕竟一次投放的无知小鸡太多,而上一轮活下来的小鸡又极少】
【也就是说投放开始的情况是鸡舍中有着绝大多数无知的小鸡以及少量知道很多的小鸡】
【经过更加严密的讨论,你们对这个分数进行了更加细致的量化,并设置了相应的乘数】
【随后你们又花时间创造了一个公式,并设置了三个阈值】
【当统计的分数小于阈值A,那么无事发生,五年后再进行统计】
【当统计的分数大于阈值B,那么无事发生,但三年后再继续统计一次】
【当统计的分数大于阈值C,那么你会随机吃掉觉醒小鸡中的四分之三,并投放新的一批小鸡】
“‘你’是怎么知道每只小鸡对真相的探索……具体达到什么程度的?”
“难不成‘你’能看到每只小鸡内心中的想法?”
林行安看着动画上的统计数据,皱着眉问道。
【不知道】
【包括这个计算的具体公式,那三个阈值,每只小鸡的乘数等等,这些我们完全不知道】
“这也是目前咱们最想知道的喵~”
“毕竟如果我们知道如何统计,就可反向控制小鸡投放,以及大家被吃掉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