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意思是雪茹在制衣厂的股份分红,可以用来发展研发电力机车。”
“不过电力机车的研发不是一朝一夕,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所以电力机车盈利后,我们需要分一份所有电力机车分红。”
“这个数字也不需要太多,所有电力机车运营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您看可以么?时间的话,也按十年。”
李先生闻言沉默了一下后说道:“百分之三十太多。”
说着话,看向了杨部长。
杨部长明白了李先生的意思,说道:“百分之十五,这是我们能给出的最大诚意。”
李修竹的底线其实只有百分之十的,闻言沉默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可以。”
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花不了那么多钱。
研究电力机车最多只需要一个五十人团队,工资一个月哪怕平均一百,也就五千,就算是算上苏联专家工资一个月也就顶死一万,一年也才十二万。
实验铁路和列车头建造花费加起来几十万也足够了,而且这个投资也就几次的,后续花费个几万块一个月顶死,一年满打满算,能花个一百万就顶死。
可他家,光是代工公私合营的三个厂子就有六百万收入。
不过李修竹也没想到别的什么项目还能掺和其中,飞机短时间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盈利,而汽车他掺和不进去。
至于轮渡,也算了,海上目前就是夏国都参与不进去。
虽然李修竹一张口一闭口,家里一年就少了百万收入,不过问题不大,家里钱多的花不完。
李先生也同意了李修竹他们的加盟。
现在不是八十年代以后,火车带来的收入真没几个钱,即便是十年收益在他们看来也没多少。
而李修竹知道,想要电力机车真的开始定产,那得八十年代后了,到时候正是大家开始经商的时候,到时候火车拥挤的怕是都要上不去车了。
协议签署的很快,常汉卿也被任命到了丰州机车厂,当工程师,全力负责电力机车。
电力机车也会单开一个项目,由李家资助。
难得来一次,李先生也没着急让几人走,而是对着陈雪茹开口问道:“雪茹同志,其实你今天不来,我也想找你来一次了。”
陈雪茹闻言一怔,不明白这是又怎么了。
李先生开口道:“我听说现在公私合营,下面的好多店铺都生意惨淡。”
“我看了一眼账目,确实差了不少,你能帮我解惑么?”
“按说咱们公私合营,都是统购统销,合作力度大了,理应应该越做越好才对,这怎么还越来越差了呢?”
陈雪茹闻言笑笑说道:“这您要说别的事,我可能还得问问,但您说的这事,我还真能给您讲出个三四五六七来。”
“我且问您,这生意差的是不是都是高端商铺、老字号?”
李先生闻言一怔,点了点头,不明白陈雪茹怎么猜到的。
陈雪茹笑了一下说道:“往日里咱们这些老字号卖的东西都是精挑细选,那选材自然就贵了许多。”
“比如东来顺那羊肉吧,原本选用的是三十五到四十二斤间的小尾羊。”
“这小尾羊肉质鲜,臊而不冲。”
“但这公私合营了,扩建了,价格也打下来了,这再进小尾羊可就价格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