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六十年代北美发动的南越战争,导致南越与欧美很多国家还未建交,譬如伦敦。伦敦的物流公司是完全没有可能直接抵达河内,可是,彼此之间的民间商贸需求一直很兴旺,怎么办呢?”
“现在最常规的解决方法是,来自伦敦的商船会在孟买、新加坡、香江或者雅加达等地,以落地所在国的名义,重新申请航线,以便于进入河内。”
陈庆炎点点头。
八十年代全球物流基本上都是这么干的,包括横穿铁幕两侧的民间商贸,都采用这种方法。
“这会不会很浪费时间?”卢灿追问一句。
肯定的呀,除了申请航线、出入关、等待排班等等,耽误个十天半个月一个月的,非常正常。
陈庆炎再度点点头,有些明白卢灿的想法。
“新加坡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堪称东西方航运的门户,这是地理优势。”
“更重要的是,新加坡与东西方各国的关系良好,无论是海航还是航空线路,建设起来也不存在太多的困难,基本上可以做到覆盖亚洲各大港口以及航空港城市,这是政治优势所带来的航线优势。”
“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柔佛航空和新世纪航业,可以承接来自欧美的快运业务,能保证以最高的效率,将货品送达客户手中。”
陈庆炎一怔,可不是嘛,柔佛航空和新世纪航业,卢灿都是大股东。
只听他又说道,“我的目标是以新加坡为东西方物流集结点,对接或者说联合东西方各国物流公司,组建一个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物联网。”
不经意中,卢灿又冒出新名词“物联网”。
好在陈庆炎没太注意,他这会儿正扣着下巴,满脑袋都是卢灿所说的“海空立体物流园”,貌似还真的很有前景!
七八十年代的新加坡政府,一批官员能力非常强,也很有责任心,陈庆炎就是其中代表。他马上就从卢灿介绍的这一个项目琢磨开来,琢磨什么呢?自然是这个项目会给新加坡带来什么!
直觉告诉他,这个项目肯定有搞头,但经济效益和影响力究竟有多大……他不是专业人士,不好评估,需要贸工部经济与战略司来研究。
如果经济效益和影响力真的能达到一定级别,这家专业级物流园肯定要国家管控,至于卢灿……可以参与投资,参与部分管理,但想要成为大股东,不可能!也不现实!
这是陈庆炎的真实想法。
喏,这就是官员,刚刚还“卿卿我我”,这会就“大局为重”!
事实上,卢灿此行也没想着“控股物流园”,这个项目原本就不是一家企业能完成的。
所以,他今天的行为,就是抛砖引玉,让新加坡政府上钩。
为什么要煞费苦心?
答案很简单,卢家既然打算将新加坡作为另一个基地,自然要争取在新加坡政府机构面前,体现卢家的重要性和贡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