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自家小院里,婆子和丫环忙碌的身影,心情越发地好。在这之前,他们家也不过一个丫环一个婆子一个小厮罢了,很多家事妻子都要亲自动手。
可现在他们又请了几个下人,不仅妻子不用做家事了,一对儿女也有人照顾了。
“爹!”两个孩子见爹回来,跑过来一左一右地抱他大腿。
“哎。在家乖不乖?听不听你娘的话?”杜知书把装银子的包袱递给妻子,与两个孩子亲香起来。
等说完话,见他们在屋里呆不住,才让丫环带他们出去了。见妻子都没打开包袱看一眼,调侃道:“你现在连银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周氏白他一眼,“不就是四十二两银子嘛,我前两日就听你说过了。”有什么好奇的。
杜知书坐到她身边,“不就是四十二两银子?娘子,你现在口气大了很嘛,为夫还以为娘子你身缠万贯,都瞧不上为夫拿回来的银子了。”
周氏朝他得意地挑眉,“要跟我分到的银子比起来,你的这些是有些不够看。”
想起周氏拿回来的二百多两银子,“那为夫比不了。”
谁能想到他娘子才跟着王妃这么短时间,就赚到了多他数倍的银子。
“我这还是时间短,明年你再看看。”
“是是。”杜知书起身朝她拱手,作了个揖,“那以后为夫就要靠娘子养着了。还望娘子以后多多关照!”
“去。”周氏笑着推他。
银子谁不爱啊,打开包袱,摸着丈夫带回来的几锭银子,笑容灿烂。谁能想到去年他们还在为银子发愁呢。
给上官要送礼,给两家父母和亲眷送礼,还要各处走人情往来,杜知书每年六十两的俸?,加各色贴补,合不起也不到一百两。去年夫妻俩还为银钱发愁,今年他们一下子就宽裕了。
“明年我俩都努努力,争取买一处自己的房子!”“嗯!”
隔天,腊月二十,大齐各处衙门开始封印。到正月二十开印,大齐的年假足足有一个月。
当然封印并不代表衙门就没人了,就不工作了,年里还是有人轮值的。像京中各衙门,外省市送来的文书照收无误,只不过都是只收不拆。
但遇上重要的军务和政务,还是随时陈奏的。
“大齐这年假还挺长。”给林照夏羡慕坏了。想到她那边,除夕还要工作,眼泪留下来。
赵广渊想到她那边连女人都要出来工作,和男人一样挣钱养家,想到她之前的辛苦,有些心疼。想着以后多疼她一些。
“也是因为大齐交通不便,冬天大雪封路,更不好走,外省州县的官员还要回家探亲,若假给得短了,连路上时间都不够。”
“也是。你们司农司那个杜知书,沿州来的那个,我听周氏说,他们夫妻好多年没回过家乡了。”
“他们今年会回去。”
沿州离京城不算太远,一个月时间尽够他们来回了,之前不回去,主要是因为抛费太大,一家人都靠着杜知书的俸?过活,一年下来,不借银子不欠债都是好的了。
林照夏感慨了一番京城居大不易,北上广无数人奋斗多年,也买不起一套房子,一到过年就怕,一年攒的钱一到过年就没了。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