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得空的时间,大约是春日负暄,有幸赏得院中美景。
他所做的一切,都被身边的宫女禀告给了太皇太后。
她好像不能明白他为什么要做这些,便是蒙古有骑兵,也不至于让他一个小儿亲临战场。
然而,却不想仅仅两三年的时间,蒙古骑兵就已快直逼京城。
陈怀衡亲自上了战场,他要亲自北伐。
朝中、国家气氛低迷,他们也不奢求陈怀衡能打什么胜战回来,如果他的出现能让将兵、百姓增长士气,这便足够了。
群臣们便怀揣着这样的心情将陈怀衡送上了战场。
若他能活着回来最好,若是活不了的话。。。。。。他还有兄长和弟弟能继承衣钵。
可叫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去了半年,陈怀衡大获全胜、班师回朝。
北方长达三年被蒙古铁骑骚扰,笼罩在大昭上方的阴影终于在此刻被一扫而空。
举国上下陷入了一阵狂欢,而歌颂的对象便是这英勇的少帝。
帝王初次展露了自己的锋利,群臣们不以为意,可待发觉过来之时,他已经成了一只伸着爪牙的虎豹。
陈怀衡凭借着这一次的北伐,在朝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站稳了脚跟。
从前北方有蒙古骑兵,而现今西边河套一带有鞑靼侵扰。
难道现如今,他还要再来一次御驾亲征吗?
天子守国门,是功绩,何尝不是莫大的讽刺。
陈怀衡神色不明,将手边的东西给了黄坚白,让黄坚白拿给了那些阁老,他看着他们道:“这是昨日从西边来的军务,套寇袭来,诸位阁老觉得呢,现如今是该修官道,还是拨军需呢。”
不同于前任帝王的优柔寡断,这个十八岁的少年帝王,心中有了成算之后,很快就会将事情办妥下去。前些时日他一直拖着,也只是在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一举将事情敲定,不再给他们来日再提的机会。
军务甩到了他们面前,又有前车之鉴,在这等情形下,也该知晓做出何种抉择。
陈怀衡问道:“可还有异议?”
果不其然,在看到这东西之后,他们便没话再说了。
这场内阁会议到此结束。
里头在议着国事,妙珠便守在门口,现下是午后,她看时间还早,便去尚膳监那边端了一碗汤羹回来。
里面差不多持续了约有半个时辰多的功夫,妙珠从外边回来的功夫刚好结束。
大臣们从里头陆陆续续出来。
妙珠见他们散了场,便端着汤羹进了乾清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