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邵勇呷了一小口,放下茶碗。
“你大忙忙的,哪有工夫闲串门子?”
四萍坐在一旁接口道。
“咱兄弟姊妹没有背人的话。我是来求帮的!”
邵勇挑明来意,观察连双和四萍的反应。连双和四萍略微愣了一下,互相对视一眼,连双笑道:
“哥,跟你兄弟和弟妹说求,太见外了吧?只要能帮上忙的,尽管开口!要是牙缝里欠个不字,不是人养的!”
“是啊,邵勇哥,没有你,哪有我们两口子今天,有啥说啥,直说就是。我们两口子,能帮鱼帮鱼,能帮水帮水!”
四萍说得非常恳切,没有扭扭捏捏。邵勇暗舒一口气,心里热乎,神情一松。自己没看错人,可这次数额确实有点大,而且,也不知道连双和四萍对轧钢知道多少?自己该怎么跟他们解释?
见邵勇不说话,连双催促道:
“哥,咋还跟兄弟玩起了深沉?不用绕弯子,跟我废脑细胞,你犯不上!”
邵勇下意识揪了下眉头。这是他年轻时的习惯,只要遇上抹不开的场合,就会习惯性挠挠眼窝,揪揪眉头,有时还会揉揉鼻子。
“我不知道,你们对轧钢了解多少?我想趁着村办企业转制,把鞍襄联合轧钢厂买下来。”
“多少钱?”
连双追问。
“你们也知道,南大洋村是贫困村,村里开出的条件是,拿这个厂抵二百万外债。”
邵勇没有直接回答连双的问题,而是介绍了南大洋钢厂转制的条件。看连双和四萍不说话,邵勇接着往下说:
“村里就指着这厂呢!趁这次机会要是不能甩掉债务包袱,南大洋将永无出头之日。”
“哥,俺们都是商人。在商言商。什么事,都要先整明白划算不划算。我问你多少钱?其实,就是问这个厂值多少钱?”
连双了解邵勇,凡事都要先替南大洋考虑,这是经商的大忌,可他改变不了邵勇。今天既然邵勇主动找他借钱,那自己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他相信邵勇不会跟自己打埋伏。邵勇的人品,他始终敢打包票。
“厂房、设备、场地、电和存货,不会超过一百二十万。”
邵勇如实相告。
“二百万收购,可是整整多花八十万,是不是亏大啊?”
连双暗自打消了入股的念头。
“其实,账还可以这样算:熟练的工人,现成的客户,成型的管理人才,这些可是平地起高楼,不是想建就建起来的。凭我的经验,没有个一年半载,门儿都没有!”
邵勇看出连双的情绪变化,脸上的亢奋没有了,只剩下事不关己的平静,更糟糕的是,四萍偷偷在给连双使眼色,想结束这个话题。连双心领神会,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