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庆波没有退缩,与邵勇针锋相对。
“他们从城市来到农村,吃的这份苦,值这个钱!他们诚心诚意,帮助我们,值这个钱!他们让我们脱胎换骨,有了竞争力,值这个钱!他们带给我们的,远比我们回报他们的多。我的会计同志!”
邵勇有意点明巴庆波的身份,帮助他认识自己,放平心态,摆正位置。
“可他们是来搞城乡共建的,我们是各有所图。不客气地讲,我们也是在帮他们!”
巴庆波说出这句话,等于自掀底牌,就如同大庭广众之下,脱光了衣服。不是邵勇步步紧逼,他不会如此直白。不顾颜面,与邵勇撕破脸,是需要勇气的。也许会得罪邵勇,可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有错。他争的不单是一千块钱,更是南大洋的脸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核心技术懂吗?没有核心技术,什么都不是!我们过去种庄稼,现在扣大棚,为什么收益低,没钱赚?就是吃了没有独门技术的亏!人家种什么,我们种什么,最后碰运气。运气好,多收两个;运气不好,填阳沟。这个理儿,跟开工厂不是一样吗?!”
“国家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我们厂里,决不能在嘴上喊喊就完了。我们要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待遇上。你是干部,不能等同于一般职工,不要满脑子高粱花子,净是小农思想。要跳出眼前,多看长远!”
邵勇讲到兴头上,滔滔不绝,可巴庆波极不耐烦,他断然拦下邵勇的话,“我好心提醒你,厂子是村里的,不是你个人的,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也不相信,要是你自己的厂子,你会这么大方?我怀疑你拿公家的钱,送自己的人情!”
巴庆波没再给邵勇解释,气哼哼转身拂袖而去。
看着窗外,雪中巴庆波的背影,邵勇恼恨地抓起桌上的杯子,将杯中的茶水泼了出去。
邵勇与巴庆波的争吵,迅速在厂内传开,在干部工人中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干部职工情感割裂,形成两大阵营。半连轧的援厂干部,被孤立起来。说话没人听,办事受刁难,处处被针对。
趁着年底,家有工作不忙。邵勇把家有叫过来,让他留心事态发展。家有留了心眼,私下展开调查,查出事件背后,是巴庆波在推波助澜。
晚上,邵勇踏着路上的积雪,独自到了六哥邵普家。邵普的孩子,都在外面工作,家里就剩嫂子翠花。邵普不冷不热,嫂子翠花倒还是那么热情,有说有笑,给邵勇沏了杯茶。
翠花嫂子退出前,嘱咐当家的,“有话好好说,哥俩个别闹出不是来,给外人听去笑话!”
“放心吧,嫂子!我和六哥没有剩人的话,更没有隔夜的仇!”
邵勇明白嫂子翠花,温厚地笑着,安抚嫂子的情绪,别让她揪心。
“你和庆波的事,俺知道了。他比你强,起码还把俺当回事儿!”
邵普吸着烟,没有看邵勇,表现出极度的失望。
“这件事没有跟你请示,是我们在企业管理上的分歧,不是我不尊重六哥。”
邵勇想谈谈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可邵普打断了他,“尊重,不是用嘴,而是用态度,用行动。”
“我没有跟你玩嘴,我倒认为某人在玩心术,耍心眼。”邵勇面容温和,没有像邵普,把不满都写在脸上。
“你是说他别有用心喽?”
邵普不无讥讽地丢出一句。
“当初,与半连轧合作,你是同意了的。合作,要有诚意吗?不能不尊重人家。像你说的,不能用嘴,要见真章!”
邵勇耐心地跟六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