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苍生为念话剧罗秋生 > 第137章 一个篱笆三个桩(第4页)

第137章 一个篱笆三个桩(第4页)

邵勇看出连双的情绪变化,脸上的亢奋没有了,只剩下事不关己的平静,更糟糕的是,四萍偷偷在给连双使眼色,想结束这个话题。连双心领神会,笑道:

“哥,咱们总不见面。这都到中午了,别让那哥几个在饭店等急了。我们先喂脑袋,有话在酒桌上接着唠。”

连双抓起茶几上的车钥匙,从沙发上站起来,摘下衣架上的土耳其银鼠帽子,戴在头上。

四萍走到衣架边,取下一件黑色的貂皮大衣,穿好,又摘下一只红色挎包,大眼睛笑弯,“邵勇哥,该吃饭吃饭。磨刀不误砍柴工!”

连双和四萍不想谈下去,邵勇只得客随主便。他能猜到连双与四萍的想法。他不怪他们。八十万对谁都不是个小数目。想想二十年前,别说八十万,就是八千都是天文数字。如果兜里能揣上八十块钱,绝对是大款。

八十万在邵勇眼里,也是一笔巨款,可他相信,只要国家政策不变,按目前的管理,他有信心两年回本。虽然没有行业大数据,但是,一个企业家的直觉,让他坚定不移。

邵勇做出转制钢厂的决定,主要是基于三种判断:

一是国家大型基建。高速、机场、码头,大型水利工程,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业,中原崛起……哪一样能离开钢铁?钢铁在二战时期和建国初期,其价值等同于黄金,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是中国城市化步伐加快。十几亿国民,城市人口不足三亿,城市化率极低。若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一半的水平,也要有几亿人口涌进城市。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渐入佳境。盖房子离不开钢材。房子盖的多,钢材的需求量也直线上升。

三是农村改善性住房建设,农村桥梁、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为钢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这是一个隐性的市场,往往被人忽视。与大象比,蚂蚁虽小,但组建成蚂蚁军团,爆发出来的战力,依然不可小觑。

邵勇打定主意,准备找个时机,和连双好好唠唠。作为师兄弟和曾经的创业伙伴,他不忍心抛下他们。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旦错过了,将落后一个时代。

连双带邵勇驱车过了杨柳河大桥,拐上了去千华山的公路。进入山地,群山巍峨。盘上一座险峻的大山,汽车驶进一座山庄。路边大石头上刻着字。邵勇匆匆瞟了一眼——“松石山庄”。

这座松石山庄,名不虚传。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青砖黛瓦,朱户琐窗,掩映在一片松林间。松林之上,岩石裸露,峰峦嵯峨,好一派塞外边地风光。

山庄空气清新,环境清幽,如同世外桃源。看见连双的丰田霸道驶进院子,黄三等人迎了出来,如同众星捧月,把邵勇族拥进正房。

正房古色古香,东西各一间大厅,摆放着仿明清家具,透着古雅与沉静。服务员看人已到齐,开始走菜。

邵勇看了一眼,都是千华山珍,不太注重形式,只讲究一个实惠。一道大盘鸡炖蘑菇,盘子直径足有一尺二。盛狍子肉的大海碗,像一只小脸盆。香椿芽烧溜达鸡蛋,爆炒神仙,大鹅炖酸菜粉条,牛肉炖山药……

一道道菜,热气腾腾,香气扑鼻,馋得人直流口水。每个人面前,烫着一壶烧酒。氤氲的酒香,直撞鼻孔,叫人周身上下热血沸腾。

酒桌上再不好谈钢厂的事。连双带着黄三等人轮番敬酒。不喝,却之不恭;喝,恐怕要喝多。邵勇没有办成事,本来情绪不高。酒入愁肠,哪有不醉的道理?

只喝了一圈,邵勇就喝大了。什么时候回得家?自己怎么上的楼?邵勇一概不知道。

第二天醒来,邵勇的头仍然昏昏沉沉。强打精神,在床上坐起,揉揉太阳穴,猛然想起,今天是钢厂转制招投标的日子。赶紧叫春杏替自己准备。

快速复盘了一下昨天的细节,不禁更加头疼。连双那五十万还没着落呢,可咋整?顾不上那么多,先洗漱,然后,简单喝了一碗粥。

邵勇叫上春杏,急三火四下楼,可刚出楼口,就见一辆白色丰田霸道停在对面。瞅着有点眼熟,可不敢叫准,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

邵勇使劲挤挤眼睛,却见丰田霸道的车门忽地被推开,连双和四萍两口子从车上跳下来,冲邵勇和春杏乐呵呵地打招呼,“哥,嫂子!你们别开车了。我们跟你们一块回南大洋。”

恭敬不如从命。邵勇和春杏提了包,上了丰田霸道。连双打着火,一转方向盘,出了小区,上了马路,驶出市区。

路两边残雪斑驳,一个个村庄,蜷缩在寒冷的梦里。烟囱里的煤烟,如同呼吸,偶尔咕嘟一下,证明它还活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