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它一路上的表现。
在人工智能停止对其提供算力支持的情况下。
仅靠这辆车自身的a3级车载智能芯片,依然可以平稳的在拥有明显标识的公路上自动行驶。
不过一旦遇到比较复杂的路况。就会出现明显的卡顿,速度变的缓慢许多。
甚至偶尔有时候,还会判断出错。
如果没有人工智能的及时纠正,很可能就会一头撞到路边的沟渠里。
“还行吧。”
“有这种程度的智能,应付意外已经足够了。”
“反正平时也不需要它上场。”
观察着测试视频中,电力运输车有些笨拙的表现。
苏武不仅没有失望,甚至都开始琢磨,要不要换上更次一级的芯片上去。以再度降低一点成本。
再看了看电力运输车的电量储备。
因为只是简单测试。
整辆车只在青柠避难所进行了三个小时左右的充电。
将电量充到了20%多后,就开始返回制造中心进行检修。
“充电速度有点慢了。”
“想要充满恐怕最少也要13个小时。”
限于材料和技术的原因。
哪怕电力运输车采用了多组同时充电的模式,也最多只能达到每小时800度的整体充电速度。
再快一些的话,就会有失火和爆炸的风险。
这让苏武多少有些失望。
比起高能蓄电池组的高效,电力运输车显然还差了很远。
“不过有2000多度的电。”
“暂时也够用了。”
“还是先用着试试吧。”
虽然电力没有充满,可能有点不太保险。
但是苏武已经等待的太久了,实在不想再继续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