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熟!
在哪里见过!
但在大脑中搜寻半天,也想不起来!
不安,在余小乔心中愈发加重。
余小乔与姒文命、余小墨、梅若海一桌,其余几人在旁桌,装作不认识。
“怎么了?”姒文命夹了些菜至余小乔碗中,轻声问道。
余小乔笑着摇头,埋头干饭。
耳畔一阵阵说笑声、八卦声。
“戈家粮行施粥、兜售的米粮,竟是盗的官粮,胆子真大!”
“不是说那二位老板,一表人才,居然是劫匪,不过也算义匪啊。”
“那劫法场的钦差,是假冒的,听说与粮行一伙!”
“看来,江宁要出大事了,咱还是尽快办完事,离开这是非之地。”
……
钦差成了劫匪,还与假的狼狈为奸,救了贪墨重犯!
余小乔越听越有意思,自喉中溢出几声笑。
余小墨听得兴奋,低声道,“姐姐,义匪是不是劫富救贫的大侠?”
余小乔用筷子敲了他头一下,“快吃吧,少侠!”
几人倒未将通缉之事放心上,更未将饭桌上闲话当回事。说笑间,吃完饭,各自回屋洗漱休息。
余小墨本打算回去就睡了,刚刚四仰八叉趴在床榻上,就被余小乔抓着后脖颈,拖到桌前读书学习。
余小墨求饶道:“姐姐,好累,可不可以不学了?”
“既定了任务,就得落实,今儿太累不学,明儿有事不学,后儿心情不好不学……必一事无成,泯然众人!”余小乔强压下哈欠,拾起一本书看着。
余小墨打开一本书,还未读就歪头问道,“众人有何不好?老爷曾说,从众是活命之道!”
一身反骨,真欠揍!
都说,现代孩子不好教,这古代孩子也没多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