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弹炮准备完毕!”
一个国军上尉到来。立正。报告。中气充足。
年轻。俊秀。二十出头。中央军校炮兵科。专业人才。但是没毕业。
本来三年的课程,因为抗战爆发,被迫缩短到九个月。然后上战场。
许许多多这样的年轻小伙子,长眠抗日战场。
“罗镜?”
“卑职在!”
“你叔叔是罗卓英?”
“是。”
“好好干。”
“是。”
罗镜满怀期待。
张庸的身边,有很多军二代、官二代。
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出息的人,都非常喜欢提携自己家族的子弟。
旧时代,宗族观念很严重,同宗族子弟非常抱团。
在对外争斗时,是很强大的力量。
罗卓英是土木系骨干,又是集团军司令,当然不例外。
“方向210,距离5100!”
“每炮先打五十发。”
张庸下令。
目标就是界首。是日寇阵地核心。
为什么不轰击前沿阵地?以后再说。先从日寇后方开始炸起。
让日寇没有撤退的可能。全部都得死在这里。
他的战略目标,从来都是消灭日寇的有生力量,而不是单纯攻城略地。
消灭日寇一个联队,比攻占一个城镇有用。
“预备!”
“放!”
罗镜很快指挥榴弹炮完成调整。
塞入炮弹。
再塞入发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