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十二点之后就没在做题了。
——他在写歌。
大概搞到一点四十五分,终于基本完工了。
姜铭书伸伸懒腰准备上床,各自为营的亮光中传来二声齐齐的解脱般的吐气声。
姜铭书:?
一定是他的错觉吧。
祝晓铭≈ap;陶立≈ap;成鹏飞但笑不语。
……
姜铭书在繁忙的竞赛生活中抽出时间给靳培英打了个电话。
“喂?什么事?”对面的女声透着干练。
姜铭书想了想,谨慎开口,“靳姐,上次你说公司打算帮我发ep?具体是什么形式呢?”
靳培英惊讶了一下,快速解释道:“就是把你原来已经发表过的歌和还没发表的新歌一起编成一张迷你专辑——主要是用来分享你这段时间的创作的,毕竟照你现在这个情况也没办法专心筹划一张完整的专辑。”
她顿了顿,好奇地问:“怎么了?你最近有空写歌?”
靳培英可是知道姜铭书在忙什么的。
“唔,也不算有空。但我现在手上已经有二首歌了。”
除了《暖秋》之外,还有两首分别是改造版的“ht-2”和”ht-3”——现在的名字叫《晏昼》和《拂晓》。
“你的效率那么高的吗?”
靳培英想到“似水流年”广受吐槽的发歌频率,觉得果然之前这个家伙要么是没时间要么是根本忘记写歌了吧?
她又算了算,加上之前发表过的二首歌,现在有六首歌,的确已经达到ep的基本要求了。
不过制作一张ep也不是她随随便便可以拍板决定的,毕竟各方的时间都需要协调,但她还是很高兴。
“太棒了!我回头跟公司汇报一下这个情况,让他们早点打算起来,你就专心学习——当然有时间创作就更好啦。
()”
“好。那么是现在我手上的歌暂时不要发的意思吗?”姜铭书问。
对面沉思,“其实发了也不要紧……但是毕竟ep是靠销量赚钱的,里面的新歌越多,听众期待感就越高嘛。”
姜铭书听懂了,于是又道一声“好”。
接下来靳培英又对他进行了一番叮嘱才挂断电话。
姜铭书并不是心血来潮给靳培英打电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