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暄和,我跟你说,这庭轩楼在江南府可有名了,有好些分店,这会儿开到京师来了,一下子就开了两家。东西市各有一家,东市那家主打江南菜,西市这个,主打染炉。”
染炉其实就是早期的火锅,主体为炭炉,上面有盛放食物的小锅,好友,一边品着小酒,一边将各种食材涮来吃。
聂暄和原也没觉得这店有多新奇,只是店小二给人感觉怪怪的。但是进了里面,见到大厅里,还有站在客人桌旁,殷勤地更换擦手巾的店小二时,她突然就想起现代小世界中的某个品牌。
等见到店内还有店小二现场为客户表演扯面条,还有的,一群店小二围着客户唱生日歌时,她了然了。
再联系林宛白方才所说——庭轩楼开张那日,太子都来捧场。她还以为穿越女最近消停了,没想到,人家只是由明转暗了。
“这庭轩楼以前就是这样的?”
林宛白摇摇头道:“不是的,我哥说,江南府的庭轩楼主打的是江南菜肴,这还是头一家主打染炉的。不过说是说染炉,但又和旁的不一样,很是新奇,你看,方才大厅里那个扯面条的,是不是很有意思。”
聂暄和垂眸,勾了勾唇角,不置可否。
这庭轩楼——她要没记错,和那日在灵济禅寺,刻意接近她的江南府人士梁靖有关。怎么穿越女也掺和进来了,这两人是什么关系?
之所以认为是两批人,而不是同一批人。
她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的:那日,在灵济禅寺,梁靖对她的喜好颇为熟悉,他对慕容元嵘的模仿也是非常到位,从谈吐到举止,从性格到不经意间的小习惯,仿佛就是照着慕容元嵘那一款来的。
而且,幕后之人还知道,在她心里,慕容元嵘似乎是特别的。所以,不模仿旁人,偏模仿慕容元嵘,却又比慕容元嵘更贴心,更主动,一出场,还试图用“早年丧母”的身世,来与她共情。
那人了解她,也极为了解慕容元嵘,必是平日里与他接触颇多,熟悉其细微末节习惯的人。
韦红裳从边陲回来时间不算长,可没这个条件,这么了解慕容元嵘。
方才林宛白说,以前的庭轩楼主打江南菜肴,可不是做什么火锅的,如今这套多半是穿越女给搞出来的。
也就是说,穿越女在灵济禅寺前后时间段,结识了梁靖等人。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合作关系。
那为什么韦红裳在被她顺水推舟,告发到皇帝面前之时,梁靖那伙人没有想办法替她开脱,或是救她?
要么是梁靖那伙人有一些能力和手段,但手还不够长,伸不进皇宫;
这点基本可以排除,能如此熟悉慕容元嵘的,必是他身边之人。而与他朝夕相处的,非常熟悉他的人,不是皇宫里的人,就是九王宅的人。
要么就是这两人的合作联盟关系有是有,但深浅也就那样,人家犯不着为了韦红裳犯险。也就是说有把柄被抓住的那个人是韦红裳,而不是梁靖那伙人。
江南府……聂暄和想了想,已故的惠妃便是江南府人士,进宫之前,家中曾是商户。后来是因为惠妃颇得皇帝宠爱,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大致是这个意思。
早些年的皇帝有多喜爱惠妃?至少惠妃最受宠的那会儿,她的父兄,旁系的兄弟,都被任命了官职,刘皇后都得避其锋芒。
惠妃死后,她的父兄当时被连降了三级,后来皇帝还嫌处罚得太轻,又一撸到底,最后就没再听说那家的事了,仿佛从此凋零了。
五皇子慕容元逍虽然游戏人间,但做花花公子是要资本的,他的资本便是他喜好经商。
全国各地,有他不少的店铺,酒楼、当铺、胭脂水粉店,几乎是什么赚钱就开什么店。也难说这庭轩楼的幕后主子是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