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赏赐结束,姚贵妃简单说了最近的宫事,大抵是发放春装,皇庄耕种新菜,收获水果等事宜,又说要开始准备夏日的防火防盗,总归宫中事务很是忙碌。
贵妃娘娘开口的时候,仁慧太后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三分,显然对自己这位堂侄女很满意。
“贵妃辛苦了,”她和蔼地夸奖,“自贵妃入宫以来,一直帮着哀家和皇贵太妃打理宫中宫务,十分辛苦,如今后宫一片祥和,宗人府的差事也有条不紊,哀家很是欣慰。”
姚贵妃低下头,很是谦逊:“太后娘娘谬赞了。”
仁慧太后的目光从她们身上挪开,慢慢落在所有人的发顶上。
“你们所有人,都要以贵妃为表率,上侍奉陛下,下抚育皇嗣,内理宫事,外协宗亲,做好内外命妇的榜样。”
众人齐齐起身,道:“诺,谨遵太后娘娘慈谕。”
这番客套话说完,太后就道:“可还有其他事?若无事就散了吧。”
花厅中安静了片刻,太后就准备起身离开。
就在这时,一道清澈的嗓音响起。
“太后娘娘,臣妾有事要报。”
说话之人是姚贵妃对面坐着的徐德妃。
阮含璋目光投射过去,就看到一个眉目深邃的高挑丽人。
她记得佩兰说过,徐德妃是勋贵武将出身,她自幼能文能武,如今看她小麦色的皮肤,矫健修长的身形,一眼便能知其是谁。
太后身影微顿,她重新坐下,面无表情问:“何事?”
德妃娘家姓徐,在圣京声名显赫,如今其父及几位兄长都在边关驻守,百多年来对大楚忠心耿耿。
是当之无愧的忠臣良将。
当年景华琰初登基,要选秀广纳后宫,仁慧太后本就不想让徐德妃入宫,无奈有皇贵太妃和武将勋贵的支持,最后徐德妃还是成功入宫。
因此,仁慧太后对她的态度就要冷淡许多。
徐德妃挑眉,声音铿锵有力,气息充足。
阮含璋一听,就知道她是个练家子,绝对有十年以上的习武经历。
徐德妃开口道:“太后娘娘,昨日织造局来报,说近日以锦绣宫,荷风宫和……寿康宫为首,所需绣锦成倍增长,织造局人手一直是定数,为此,织绣宫女日夜辛劳,才勉为其难完成差事的八成,剩余两成未能完成,宫女们还被责罚,扣了月钱。”
“有一名织绣宫女熬不住辛劳,已经离世了。”
这话一开口,花厅里众人心中都是一沉。
锦绣宫的主位娘娘是周宜妃,荷风宫则是崔宁嫔,徐德妃这一口气,指名道姓上报了三个人。
若是锦绣宫和荷风宫也就罢了,怎么还有寿康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