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无主将行军布阵,关外蛮夷在战场上又凶悍无比,他们和蛮夷周旋的这段时日苦不堪言,一个个都灰头土脸。
如今见到陆乩野率轻骑驾临边关,便犹如见到救星,跪拜行礼道:“太子殿下,末将候殿下多时了!”
陆乩野坐在马背上,视线淡漠扫过底下将士,“军中没有太子,只有主将。”
这将领一愣,傅谨从后边冒出来,“诸位同僚,往后在军中尊称殿下将军即可。”
“末将明白——”
陆乩野吩咐道:“起来带路罢。”
将领们翻上马背,在军中职位最高的洪武自觉骑马跟在陆乩野身侧带路。
他们一路进城,沿途所见到的百姓苦大仇深,毫无生气,一看便是饱受蛮夷滋扰折磨,在频繁的战火中过得苦不堪言。
即便如此,面对镇守边关的将士这些百姓还是勉力堆着笑容,笑脸相迎。
甚至还有百姓将他们的队伍拦下,把篮子里少得可怜的鸡蛋米面拿出来,想要送给将士们。
边关百姓日子过得贫苦,连自给自足都是问题,但待保卫他们的将士们却心怀感恩。
洪武再三推辞也拗不过百姓,最后只得将陆乩野搬出来,“莫要在太子殿下面前失了体统,快回去罢……”
百姓们一听来的是太子再不敢放肆,规规矩矩的退回去。
人群里传来老者的询问:“来的是太子殿下,那陆将军再也不回我们这儿了吗?”
陆蒙为人一身正气,待百姓更是亲善,驻守边关数年,在边关百姓心中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老人家休要胡说!来人快将这老人带回去……”
这话在太子殿下面前提便是大不敬,洪武怕陆乩野怪罪此人,忙让人将人家带走,又是向陆乩野赔罪。
“将军息怒,边关百姓淳朴粗野,不懂规矩,还请将军莫要和他们计较。”
陆乩野冷眼旁观,“带路。”
洪武见他没有责怪之意,这才松了口气。但他在心中又觉这位太子殿下有些太过冷淡,不像他的舅父陆蒙将军待人一片热忱。
这洪武也是个没什么城府的,心中想的什么,面上便显露出什么。
陆乩野只消看一眼便知洪武是在拿他和他那舅父作比较。他舅父陆蒙的确于魏国有大功,便是陆乩野在魏国军中刚声名鹊起时,也多少沾了几分他这舅父的光。
军中将士称他为陆少将军,一则是他的确年纪轻轻,二则便是为了和他这舅父陆将军区分。
陆蒙是个忠臣良将,在军中更是威望颇高,颇得民心。可陆蒙却犯了和他外祖父越国公一样的错,“得民心”一事是天子的专权。
一个将军手握重兵,功高盖主也就罢了,竟还让民心也向着他。
莫说是魏宣帝这样擅猜忌的君王,便是清明的明君,恐怕也会对他起猜忌。
陆家如今已是岌岌可危,想要活命便只有谋反,推翻龙椅上的人。
在陆乩野从边疆回都城前,他相信陆长廷会带给他好消息。
至于这边疆的蛮夷,他该想的是如何输得好看些,也不辱了这些魏国百姓尊他一声将星转世。
他这舅父陆蒙,还是太愚昧了些,盲目的信任他这血脉相连的外甥,把亲情看得太重。
可就是这样一个受百姓爱戴、看重亲人的忠臣,竟也眼睁睁看着他萧家被污蔑、被满门屠杀,十余年来也未曾为萧家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