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组长,《四大名捕》上热搜了。#顾陆武侠#和#啰嗦武侠#,前者登上了热搜的十多名。”小茂说,“我们的资源宣传主要在快手短视频,微博的热度是顾陆老师自己的知名度。”
也不知道为何,当当网的给资源时,选择了快手,而放弃抖音。可能觉得前者的用户群体可能更会看武侠?
比之当当网的留言区,微博讨论是更加火热的。明明百分之九十的网友都没去看。
[萨博派:这里面水很深,顾陆写书不单单是钱的原因,年年都登上作家富豪榜。他和当当网的关系不简单,具体就不说了。
疯人院院长大了:《四大名捕》写得太没水准了,我敢说这本会是顾陆的黑历史啊。
南方张洪源:没那么夸张,你随便点进去一章,文笔和笔力都是有富裕的,无情的出场就非常帅“尽管外面斗个虎啸龙吟,山动岳摇,他还是车里缸里,万古云霄一羽毛,匕鬯不惊,黑白分明。”甚至可以说文笔溢出来了。
梅洛天庭神圣王储:有一种大作家写着玩的即视感,如果顾陆能更认真点,肯定是后现代武侠圣经。]
微博多久没出现武侠相关的新闻了——上一次还是金庸仙逝,再上一次沾点边的,还是某部武侠言情剧播出。
“顾陆老师的热度太高了,武侠明明有那么多写法,顾陆老师偏偏选择了弹幕最多的写法。”小茂夸奖着,但说到一半似乎想起了什么,调转话头,“功劳最大的还是李组长,居然能够请动顾陆老师,人脉广泛,居功至伟。”
你说得还有点道理……咳咳,老李干咳两声,“别拍马屁了,我从杂志刊物时代再到公众号时代,都在担当审编或主编的工作,也积累了一点不起眼的关系。”
“顾老师在十几岁时就已经展现出惊人的协作能力,我呢只是恰巧碰见得早。勉强算伯乐吧。”老李用追忆特有的平淡、感慨语气来阐述。
“不要浪费热度,技术小组行动起来。”老李声线提高。
当当网创办在线阅读也不是全无优势,如果本身在当当网有够数的习惯轨迹,就会通过购买记录推荐可能会喜欢的书籍电子版。也就是“猜你喜欢”。
好比老李退出《四大名捕》的页面,就推荐了《人生不设限》,一位四肢的作家写的鸡汤文。别误会,不是霓虹那位没四肢还出轨几十个的乙武洋匡,而是澳洲的尼克·胡哲。
前段时间事业低谷期,他买了两本给自己打鸡血的书,“现在已经走出来了,不需要喝鸡汤了。”
正准备点叉时,老李还是买了,感觉确实还是差点动力。
“大数据推送真可怕,感觉比我自己还要了解我自己需要什么。”老李感叹,“更可怕的是,有人几年前就预测到了今日。”
发消息再次感谢。
[老李:顾老师,十分感谢,《四大名捕》系列救命了。]
感谢消息,顾陆本人是没第一时间瞧见的,因为当前手机没信号。
“福莱特真的是通宵之王吗?都说看了十页就停不下来,为什么我啃着这么难受呢?”顾陆在飞往雾都的航班上。
可以随时阅读合成的作品,一般来说,他都是假寐时观看。
断断续续把剩下的《巨人的陨落》剩下二十多万字看完。
因为福莱特的叙事方式非常宏观,换句话说就是代入感欠缺,且阅读体验累。
他知道通宵之王什么的言论,都是出版社营销出来的概念。但营销总归是拿长处做文章,就好比你不能昧着良心说大橘“爆发之王”动不动就日万。最多说大橘资料准备的详实,阅读量宽泛。
“书籍开始精彩是十多万字以后,以我当前的名气,亚洲范围,再包括大嘤和法兰西是没问题的。但要在阿美莉卡畅销,就需要一点功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