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我不是这意思,主要我们也没富裕的。”
“我溢价50%。”
“要几罐?”
……
雪花啤酒是世界销量排行第二的啤酒品牌,听上去应该和百威一样全世界铺货。可实际上出了神州就很难买到,因为雪花压根没出海!亚军的销量纯粹是自家老铁喝出来的。
正因基本没在海外铺货,价格是真有点小贵,要代购的话,美利坚一箱24瓶的雪花,大概价格是52美金左右。
50%的溢价,中餐店狠狠赚了一笔啊!经过蛇道鼠道买到雪花啤酒的美利坚人,不少是首次喝华夏啤酒。
酒入喉一瞬间,大多眉头紧锁。
喝惯淡啤的外国佬,反应是很真实的,可夜晚凉风悠悠,看看手里雪花,再想想白天在报纸上瞧见的作品,感觉挠一下就有了。
“你知道,有些鸟是注定不会关在牢笼里的,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兴起时还念出书中印象最深刻的台词。
有住在郊区,独门独户房屋的读者,还想提酒攀上房顶,虽说真正实操的人并不多。
为了阳光洒在肩上,好像是自由人……
肖申克监狱看上去是一座监狱,实际上,凡是今日看过的读者都能体会,肖申克监狱是写作监狱读作“体制”。
即便多数米国人每周只工作35小时,还有双休日,依旧感到自身缺少自由。
相比之下,五大流氓每周时长分别是华夏48。9小时、毛熊国39。5小时、大英36小时,以及法兰西28小时,我们遥遥领先!
言归正传,即便是平均工作时长最少的法兰西,依旧不满足,隔三差五就游行。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永不满足的。
前面也说过,《肖申克的救赎》戳中了美利坚的心理上。
零零碎碎这么多被影响的最小单位,有的就给报社打去电话,询问作家的信息,欧美比较常见的行为。
姚小驹给顾陆发消息打电话,正是《洛杉矶时报》传来的好消息。
长话短说——
“肖申克的救赎是近期报刊刊登最好的作品了,也是读者反馈最好的作品。”
“另外,百威英博公司想进行一个谈判,在整理出版时,愿不愿意把雪花啤酒换成百威啤酒。”
“如果顾陆先生要长期在美利坚刊文,我们时报愿意给更好的连载稿费,并且进行专栏作家签约。”
代理人也不能替作家决定,关键创作这东西非常私人。姚小驹只会安排顾陆已创作的作品,未来创作……是属于“贷款”,不能逼迫作家,即便他意识到,当前是进军美利坚的好时机。
姚小驹稳住《洛杉矶时报》,是否这么快冲击全球最大的市场,需要和顾陆商议。
伦敦,公司的会议室。
接通电话时,姚小驹在主持会议。海外发型公司扩大规模,当前在进行分工,他从走廊外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