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文豪这孩子打小就聪明首发 > 第289章 王之预言(第4页)

第289章 王之预言(第4页)

“同时也因为顾陆特别的懂事,好像会经常去康复培训中心的当义工。对了多说一句,你解答了我的一个困惑,为什么《福尔摩斯先生》中对老年人的描述这么惟妙惟肖。就是来自这段经历的观察。”

陈教授说,“孩童的懂事,是从注意周遭人情绪开始的。顾陆同学肯定非常会捕捉人们的情绪,以及拥有非常强的模仿力。”

“以上种种,让顾陆同学以写作挣钱为主要思想,在看书的前提下。”陈教授说,“会对书籍产生依赖。因为只有学习到这本书的内容,写出好文章,才有生活费。”

“哦,”王记者醒悟了,“所以学习看的书,是他写作的靠山。这样他会全力模仿。又因为养成了这个创作模式,后续即便摆脱了生活困境,也难以改正。”

“所以每本书的笔锋看上去都不同。”王记者举一反三。

少年先锋报的王牌记者脑子就是好使,陈教授点头,“对!顾陆是非常独特的依赖性创作。”

“教授不愧是教授,”王记者夸奖,“难怪互联网好多人都奇怪为何小顾的前后作品,文笔几乎没连贯性。甚至有人猜测小顾是团体创作。”

“团体创作是可能的推测,但这个推测不可能。”陈教授否认,“一个人能写出《平面国》《小王子》《少年中国说》这三部作品,会选择为人代笔?”

没错,王记者也是真是这么想的。上述作品任意拿出一部,就足以在文坛初露锋芒。给出多大的利益才能放弃啊?真以为人人都和周作人一样,因为汉奸罪导致作品不能署名?

“那为什么没出现其他的例子?”王记者问的问题都非常关键。

全球那么多人,比惨的话,生活在战争区的孩子童年更加惨。为何千百年间只出现了顾陆?

“关于这点要深入研究。目前来看,应该是天赋。”陈教授说,“他小学时就在零八年欢迎奥运的征文比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足以证明他从小就有写作天赋。”

陈教授的研究比较细致,这篇奥运征文叫《五星红旗最闪亮时》和初中写的《我心中的长征》文笔差不多。

但《我心中的长征》水平有些跌落,甚至没小学时写得好。直到《会响的影子》才又重新崛起。

“初一和初二没再参加任何比赛,肯定就因为家庭的事耽搁了。”陈教授分析得有理有据。

也是,虽说童年惨的有很多,但好像顾陆这般有天赋的是少。

王记者庆幸的笑了,“幸好他后来自己发现可以投稿赚取稿费,用稿费来生活。否则这么好的一个苗子就没了。”

“是啊。王记者,有关依赖性写作的事,别报道出去。”陈教授说,“目前研究还未完善。还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料。”

“我明白,我们报道新闻都需要交叉印证。”王记者点头,“教授写论文报告,肯定是要更严谨。如果要采访小顾的话,和我说一声,我引荐一下。”

“到时候是要再次麻烦王记者了。”陈教授说。

“哈哈哈不麻烦不麻烦,小顾的书籍畅销之后,给我寄了好几次书,正好我也想去看看他。”王记者言语中稍微带着点炫耀,“他这孩子是懂感恩的。他以后一定能成为顶尖的畅销书作家!”

顾陆的未来,绝非是顶尖的畅销书作家这么简单。《少年中国说》《不朽的逃亡者》,他写短篇的能力太强,包括前期的《会响的影子》《如果没有李白》,进步大,潜力更大。

桌面的咖啡都凉了,时间还在不停的转。

六月末,顾陆把《胡思乱想》和《邪恶的可能》两篇投到杂志社。

《新锐阅读》半月刊,但排版和定稿,可是提前两三期。即便是加快插队,七月上半月刊,也不可能发布。

此外小薛还和副社长讨论了宣传计划!以当前顾陆的名气,哪怕文章是一坨狗屎,也值得大肆宣传。何况此次的文章后劲还有些大。

因此七月上半月刊,没文章。可新一期的刊物后面也出现了一个预告。

[大咖回归。七月下半月刊物,震撼来袭,敬请期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