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夸大其词?梁主编经常上百度知道,类似的问题,有别人问过,你一搜索就能瞧见答案。只有在搜出来的答案不满意的情况下,网友才会继续在百度知道上继续发布。
下半年四五十个,别看这数字不多,梁主编能感受到是非常夸张了。
除此之外,一本书让一個题材升温,就尼玛离谱!要不是这份分析表,是眼前的社长给他的,梁主编就要直接否定了。
“是不是真的,我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简社长说,“正好一起去大栅栏吃点。”
“没问题啊。”梁主编一口答应。
大栅栏那块有个很大的新华书店,去书店看看“王子位”是真是假。
距离不远不近的,关键是这个店开车也不方便,所以两人骑了城市电驴去。
早在共享单车,乃至共享经济之前,有些城市的市政就推出了可以租借的电瓶车。只不过租借操作非常繁琐就是了。
十几分钟后,梁主编和简社长已在东来顺坐下了。
四十多分钟,吃完之后,简梁两人慢慢来到新华书店。
正所谓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走进新华书店。
《平面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两人转了一圈,找到儿童区的《小王子》。
大型书店是有卖报刊杂志的,但都放在另一块。而《小王子》旁边就正放着两本儿童杂志《少年画报》《十万个为什么》。
不用问了,这独特的摆法,甭管收不收钱,“王子位”的可能性非常大。
简社长和梁主编互相对视,两人在书店转悠了半小时,听到了一对父子的对话,爸爸的头大,手儿也大,儿子的头小,手儿更小……
“都多大了,爸爸还要看小孩的书。”
“爸爸曾经也是小朋友,而且这《小王子》是给成年人的童话。”
“那我也要看,我也要看。就这个,我也要。”
“家里给你订了……也行,买回去你要看。”
大概八岁大的小朋友,瞧见父亲买童话书,也吵嚷着要。并且是顺手指了旁边的《十万个为什么》。
小朋友就有这点心思,比如长辈去文具店、书店、超市这类地方。甭管需不需要,就也想买东西。内心会萌生出一种,不买就吃亏了的心情。
大头爸爸和小头儿子只是个例,但向两人很好的展现了会出现神奇的“王子位”的原因。
也可能是其他情况,反正在《小王子》旁边,关注度就上去了。
中途,梁主编还用手机搜索了分析表的数据。
没有夸张!
“顾陆的《小王子》发布,带起了整个童话类作品的热度,听起来这么玄幻的事,居然是真的!”
这尼玛不科学!梁主编喃喃自语的脸上,写满着这个表情。
“小王子销量也不高啊!甚至比《皮皮鲁与魔方大厦》差得远。”梁主编说,“魔方大厦销量好像一年半时间就售出了两百多万。”
梁主编说,“也没能带动整个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