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墙上面那么长的征稿信息,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句话,“《少年》是顾陆创立的校刊。”
投稿如雪花,涌入投稿邮箱。
得亏顾陆重新申请了一个邮箱,和他工作邮箱分开。
“轱辘哥,其实我一直有一个事情瞒着你。”
“嗯,你说。”
顾陆看着吕平。
“我是天生的写作奇才,这篇文是我汇聚了十年才华所完成。顾陆你一定要好好看,好好审稿。”吕平递出了一份稿子。
他想起了平头哥的情书,不禁打了个冷颤,“平头哥,线下审稿的是古圆。我主要是审线上的稿子。你投错地方了。”
其实他和李古圆是交叉审核打分,一份稿子审两遍。不过顾陆是把拒绝平头哥这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左膀右臂。
“哦。”
吕平撤回了稿件,然后跑到李古圆面前,把刚才那段台词一字不改地再说一遍。
光10班就有十四人投稿,转笔大王田笑也试水,万一呢。
全面征稿的好处在于快,坏处在于参差不齐且多。
在教室里,顾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可也想不起。
“上课,同学们好。”
“老师好。”
高老师上课前,她还笑着问,“顾陆同学,老师写了一首诗。可以投稿吧。”
一晚上,连老师都知道了。你想想,校刊《少年》征稿,闹得多大。
“咳咳。”顾陆干咳两声。老师不能投稿。校刊征稿只针对学生,否则老师的笔力肯定比学生好啊。
“好了,不开玩笑。”高老师说,“我们翻开课本。”
开始上课。
高老师是在贴吧看到校刊征稿事情的,而常校长,是别人告诉他的。
打电话来的人是市领导。
“不错啊老常,对上面的教育方针领悟得很透彻嘛。”
“非常好。《少年》来得正是时候,多多印刷。到时候让雾都电视台来采访你。”
市领导和常校长也是熟人了,所以也是带着恭喜打来这电话。
挂断电话,常校长嘴角压不住了。
世界上还有比顾陆更靠谱的学生吗?没有!昨天才沟通了一下,今天就弄出动静。
另一边,审稿真的很浪费时间,特别是时间紧任务重。
汤圆放弃了去文学社帮助漂亮同学的时间,顾陆减少了看书时间,可还是忙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