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有大买卖。”
顾陆开了几个闪现回到教室。
人未到声先到,汤圆闻声抬头,瞧见在门外招手的顾陆。
收到信号,李古圆放下背到一半的课文,走去。
两人来到学生谈话的老地方“楼梯角的阴影处”。
地方效果:谈话保密+100%、增加50%神秘气息
“我们《少年》可能要提前发了。”顾陆将刚才校长讲的事告诉了李古圆。他也没做隐瞒。
李古圆沉默了许久,只听他思考后的第一句话,“那么,树人文学社那边帮忙的事,我暂时推了。现在全力搞我们刊物社。应该搞得及。”
“现在要确定我们《少年》厚度是对照什么杂志。我个人建议是《青年文摘》和《少年文艺》这类。”李古圆会提出问题,但同时也会给出建议。
良好的习惯,这就是顾陆总喜欢和汤圆商量的原因。
“厚度和篇幅就这类,很合适。”顾陆同意。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一期就需要25篇左右的文章。一期控制在十万字。”李古圆说,“我写了一篇文。轱辘,等一会你可以审核下,应该可以达到要求。”
李古圆连《少年文艺》都可以过,上个校刊还审核什么?
因此,顾陆摆手说不用,但前者坚持,“我又不是你,这段短篇的水平稳得让人可怕。而我水平有高有低,肯定要审核。”
很有道理,这一点顾陆也没继续争执,因为他有外挂的事,自己知道。
“再加上开刊文,以及轱辘你说要让杂志编辑分享的一篇文,那么目前我们暂定的内容只有三篇。”李古圆继续说,“我们现在最核心的障碍是缺少文章,还缺少近二十篇。”
“我本来打算,暑假的时候去找外校的人,其他的就利用校园墙慢慢征稿的。”李古圆都和卢艺谈好了。
“文学社,现在文学社虽说名存实亡,被改为了话剧社,但还是有几个笔杆子。”顾陆说,“先去文学社征稿。剩下的直接用校园墙。”
“那也来不及。”李古圆冥思苦想解决办法。
“有办法,我们雾都大部分高中都有校园墙。”顾陆说,“而其他学校的校园墙管理人斑马都认识,我去找找,直接校园墙上大征文。”
对于校园墙,顾陆还是有几分薄面。
“好好好,有可汗大点兵的气魄!”李古圆拍手叫好。
“那就行动!”顾陆觉得,李古圆是他左膀右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