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王依您之见,此事应该当如何应对?”
此时武陵王司马晞乃晋元帝第四子,现在任晋朝镇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虽然司马晞没有治国才干,不过此人尤其喜爱军事,军事才干非常突出,单以军事才能而论,在司马氏诸王中,他认第二,无人敢认第一。当然,厚脸皮的除外。桓温对此人比较忌惮。
司马晞想了想道:“此事从小处看,只是林邑过对我大晋一次小规模的试探,别说仅仅出兵数千,就算倾其林邑一国,恐怕仍不足以威胁我大晋安危。不过,这或许是范佛对我大晋的投石问路之举,若我大晋无动于衷,恐怕他将野心膨胀,变本加利,如此以来,安南诸国见我大晋软弱可欺,定会效仿北胡,对我大晋群起而攻之。长此以往,我大晋之南,则永无宁日!”
诸太后“皇叔的意思是,打?”
“不错!”司马晞道:“阮刺史虽然忠心耿耿,但远水解不了近渴,等交州兵马到达建康,恐怕桓温早已攻克建康,交州军不足为我们所凭!”
诸蒜子看了看其他人,“你们以为呢?”
蔡谟倒有点不舍的道:“交州军若是能来援建康,多少是我们的希望。也是我们建康军民支持下去的希望,若建康没有了支持下去的希望,我们怎么怎么办?”
王述也是沉默不语。
倒是司马昱急了“若是没有希望,建康恐怕连一个月也守不下去!”
司马昱说得不错,这个建康城可是多灾多难,王敦叛晋,兵发建康,城破了。苏峻、祖约之乱时也同样攻破了建康,此时建康城的防御设施并不算太好,至少比洛阳城差多了,洛阳、长安建城都没有守住。蜀汉道路崎岖,可是桓温仍然打下成汉,更何况是一座没有外援,没有防御纵深的城池?
诸太后看着在场的众人,又看看怀中的小皇帝,脸上露出一丝坚毅。诸太后道:“诸位不必担心,我们还有机会?”
“机会”司马昱喜道:“还有什么机会?”
诸太后道:“桓温和冉明缔结盟约并不是永固的。”
诸蒜子指了指北方道:“哀家听闻魏主冉闵已经平定的并州崔通,得胜还师邺城?”
司马昱点点头。
“魏军还有什么动作?”
“除了派出大将军董润率军两万步兵驻守的壶关,其他军队都集中在了邺城,目前邺城应该不少于八万军队!”蔡谟小心翼翼的道。
蔡谟虽然是权倾一时的司徒,可是在诸蒜子面前,他却不敢有一丝不敬。甚至升不出一丝异想。说来也怪,诸太后若是没有一段手段,手中若是没有一点实力,可是不可能的。
诸太后道:“冉明只是臣子,魏国能做主的还是冉闵。冉闵此人,哀家还是知道的。他勇则勇矣,但绝对心向我们大晋。在当初赵主石虎死后,冉闵尽诛石氏,请求归附大晋,是朝中各臣工说冉闵狼子野心,居心不纯。哀家见众意难违,就没有反对。可是事实上,冉闵一直在观望,在等我们答复。”
司马晞闻言,仔细考虑了下也是。当初冉闵曾先后三曾请求归附晋朝,结果朝中大臣大部分反对,以为此时北伐时机尚未成熟,所以不予以答复。
按照当时晋朝的实力,是没有北伐的实力。可是同样害怕担负中原那些嗷嗷待哺的百姓,成为自己沉重的包袱。中原之地,现在满目疮痍,赤地千里,不见产出,只有消耗。司马晞长长的叹了口气,都是鼠目寸光之辈。
司马昱道:“以太后之见?”
“温贼专横,实属晋之曹操,恶之若虎,北地尚伏着另外一只猛虎,诸卿为何不来一个两虎争食?”诸太后说完,立即起身,拉着小皇帝道:“皇帝,跟哀家回去。”
诸太后走后,四个人面面相窥,蔡谟伏身叩首道:“臣恭送太后!”
司马晞、司马昱、王述也匆忙道:“臣恭送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