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个金矿洞才采了不到三分之一。
接手该金矿的人,注定要发一笔财。
潼关卫的边军的一把手,身后也是三秦之地最大世家——李家。
换句话说,金矿落入了李家口袋中。
对此,朝廷一无所知。
朝廷如今是头大如牛,再创历史新穷。
赈灾款拨下去后,经过层层盘剥,到灾民手里十不存一。
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犹如星星点火般蔓延开来。
乡绅土豪大地主们就是被宰的羔羊。
占领县衙,成为了农民起义成功的首要标志。
好似对外官宣。
不到半个月,十三个布政司陆续有三十多个七品县令被流民们残忍的杀害的消息传入了商都。
官员们瑟瑟发抖。
净军一枝独秀,竟然逐渐在战争中成长了起来。
他们所到之处,商户们纷纷主动或被动的“捐军饷”。
在军饷充足的情况下,年大都督为了笼络住麾下的干将,逢战必大赏。
效果立竿见影。
至少与流民对战的时候,净军的气势丝毫不输于对方。
经常在流民人数多于他们数倍的情况下,还能输赢各半。
邶文帝在大朝会上都抖了起来。
各种赞扬从未上过战场的净军,是如何英勇不凡。
又将各州府的府军拉出来,痛骂他们又如何的无能。
武将们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关中门户——潼关城。
潼关卫不仅仅是一个关口,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