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自动化设备可不便宜,说不定比十几年后还要贵一些。
方彬回道:“如果我们公司焊接车架的话,采用可载重4公斤的6轴OTC焊接机器人就可以了,一台机器人配一台焊机,再配两个单轴工作台,估计要十七八万元吧。”
“哦,工作效率怎么样?”
“通常来说,一台焊接机器人的顶七八个焊工是没问题的,主要是质量稳定,同时可降低对焊工的操作要求。”方彬解释道,“焊接速度可达到每分钟一米多,人工每分钟三四十厘米。
另外,人工焊接会疲惫,而且容易出现焊接缺陷,返修、打磨都耗费大量时间,说机器人的工作效率顶十个焊工都行。”
“可以的,方工你这边计算一下大概需要几台吧。”
“按照年产3万辆的规模,我估计两台就足够了,最终实际要用多少台,等投产后才知道。
我建议先采购一台回来,到时候根据实际进行扩增,设备安装调试也不麻烦,一两天时间就搞定了。”
方彬大概了解摩托车焊接车架,估算焊道有七八十个,焊接时间需要四五分钟左右。
如此,焊一个车架,焊接时间加上装配时间,可能需要七八分钟左右。
采用双工位焊接,机器人可以持续施焊,一个小时估计能焊十个产品。
两台机器人,一天焊上百个车架不是问题。
郝强略一沉思,问道:“机器人操作难吗?
别买回来后,工人不会使用。”
方彬回道:“这个我会操作的,OTC编程比较简单,并不难学。
到时候我培训一两个焊工学会简单编程,我这边出具体焊接工艺,实际操作一个月,差不多学会了。
如果只是干活,并不需要学会编程。”
林岩也建议道:“郝总,批量生产的话,上焊接机器人更好一些,效率更高,而且焊工的水平参差不齐,质量难以管控。
特别是一些外部焊缝,将严重影响到产品外观。”
郝强点了点头,说道:“方工的建议可行,那就先购置一台焊接机器人吧。等真正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后,再视情况扩增。”
接下来,众人继续商议其他设备的采购事宜。
这家新成立的机械工厂一无所有,郝强需要采购下料设备、折弯机、冲压机、钻铣车床、焊机、喷砂抛丸喷漆等一系列设备。
暂时预算三百万元,如有不足再继续扩增。
郝强目前首要任务是确定未来电动摩托车的框架及主要事项,至于能源公司这一块暂时搁置不谈。
未来公司已有十几人到岗,目前处于设备采购和产品设计阶段,大部分人员在写字楼办公,暂时无需大规模招聘。
几个管理层来之后,郝强感觉轻松多了。
这个设备采购会议进行讨论了一个多小时,林岩会后进行汇总列清单,同时咨询供应商。
接下来,他们就要出差考察,如果考察合适的话,那将向郝强汇报情况,最终采购。
郝强事情繁琐,幸好餐饮公司这边不用他怎么样管了。
但两家工业公司不一样,涉及技术问题,考虑的事情非常多,而且专业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