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开始工作,吞吞吐吐,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快弄好,陈景乐便跟陈辉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直到全部打印完毕,才整理装订。
厚厚一沓,比一般的备课簿都厚,跟一本16开的精装书没什么区别,看得旁边的陈辉跟行政后勤的员工们暗暗咋舌。
妈耶,这么厚的报告,想想都头皮发麻,更别说写了。
特别是陈辉。
就这份量,要说陈景乐摸鱼,他都不信。
关键是连续几天在外面各种来回奔波,还能抽空写出这么厚的报告,这家伙是铁打的吗?
嘶,顿感牙疼!
……
陈景乐来到李启光办公室。
陈辉先进去汇报一声,完了出来示意可以进去。
陈景乐这才往里走。
里面其实就老李同志一个人在,也没忙什么,陈景乐将手中装订成册的文件递过去:“李总,我的考察报告写好了。”
“这么快?”
看到这么厚一沓材料,李启光同样很是诧异,心想这小子该不会是在糊弄他吧?
如果敢耍花招,就别怪他扣工资了。
陈景乐回答说:“时间是比较赶,只来得及考察江北地区的规模化种植区,周边几个县市的没有涉及到,好在结果大差不差。您先看看,有问题等下我们再聊。”
“嗯,我先看看。”
李启光翻开考察报告开始浏览。
陈景乐寻思他没那么快看完,35000字呢,就算看快点,也要看好一会儿,便自己坐一边倒茶喝。
老李同志办公室的茶叶比他买的好多了,这有钱人就是不一样。
李启光没搭理他,注意力都在考察报告上。
真正看了才知道,陈景乐的工作何止是没有水分,而且干货满满。结构清晰,逻辑缜密,涉及到大量数据样本,可以肯定确实是做了详细调研的。
李启光越看越投入。
陈景乐这篇考察报告,几乎是将鸿启的种植业务梳理了一遍,即便是一个对鸿启不了解的人,看完这样一份报告,都能清楚鸿启是什么样一家公司。
而且里面写的东西,有不少是他平时接触不到,也不清楚的。
到他这个位置,下面的人肯定不会什么都让你知道,有察觉不到的地方很正常,没有足够多的耳目,难免会有疏漏。
这是没办法的事。
他手下又没有锦衣卫,甚至很多时候就算知道,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