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病了许多年,工作也只能做这些东西,确实没还钱的能力。
“财产方面如何?”
徐嚯又问。
“死者陈红,家里还剩下7320。9块钱。”
“有人动过的痕迹吗?”
“没有。”
“啧”
这下,周围人都陷入到沉思当中了。
疑似突发性凶杀事件,但药物的翻动却表明死者和凶手存在一定关系,所以突发性意外存疑。
杀人无非为了目的。
凶手来这,没有劫色,没有劫财,那是因为情绪?
情绪会被时间消磨。
所以,绝大多的情绪导向杀人事件,就是所谓的突发性意外,存疑又逐渐不再存疑!
而时间线一拉长,人就冷静下来下不了手。
如此来看,凶手很有可能就是在最近这段时间,与对方结下的情绪类仇恨,随即在短时间内将其杀害。
串联之前的药物。
“凶手是因为药物,和死者产生了某种你死我活的矛盾,之后导致情绪失控,前来杀人?”
李建业皱眉。
他抽出死者的照片,沉思片刻,又觉察不对,咂舌道:
“那也不对啊。”
“无论是因为什么,情绪杀人下要么十分极端,要么在杀完一个人后立马清醒。”
“但,若是前者,死者身体除了勒痕没有任何的伤口。”
“那是后者?可对方连杀两人是怕对方报警?可从现场痕迹来看,对方明显是没有任何犹豫,代表他杀人很果断干脆,也不符合清醒后的迷茫。”
人体有两套思考逻辑。
一,是你的意识,理性思考逻辑。
二,是你的身体,情绪导向思考逻辑。
前者就是你没有情绪下的思维,后者就是由情绪裹挟着你思维的状态。
比如,你早上睡醒的时候。
理性告诉你该起床了,而身体的情绪却眷恋被窝的温暖,让你继续睡觉,于是,两种逻辑对撞,会产生一段时间的思考来决定行动,若是选择继续睡,那在一脚睡到下午时,又会后悔。
杀人也是如此。
极端的报复仇恨裹挟着你,但实则你的理性不想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