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偏偏写过一首《你要跳舞吗》,质量不高不低,就成为了突破口。
部分想要装逼的人,就踩他道:
【苏哲很有音乐才华,但他根本不懂摇滚。】
【摇滚不在词曲上,在精神上。可惜苏哲只懂词曲,不懂精神。】
【他一资本家,还怎么反叛?】
但随着帐篷乐队开始排练《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弹幕上质疑的声音却越来越小。
还有某些人听不懂音乐,只会跟风褒贬,还在黑,却被其他弹幕制止:
【闭嘴,别影响我听歌!】
这首歌不是崔健最好的歌曲,却是最有代表性的歌曲之一。
其中词、曲或许不算出色,甚至歌词充满了质朴的美感,但其蕴含的精神,却是后面的摇滚歌曲很难复刻的。
而精神的力量,不需要专业人士分析词曲,就能轻易被观众接收到――对人类大脑来说,抽象的情感反而是最容易理解的,不像ai更擅长理解逻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节目里正在排练的帐篷乐队,也深深体会到矛盾性――明明觉得词曲都很质朴,甚至还在喊,跟凑数似的……不对,这就是凑数啊!
但偏偏没法改,怎么改都感觉失去了原版狂野的味道。
就连“1234”“”,都仿佛长征路上行军的口号一般,充满了力量,一旦改动就失去了精髓。
所以这群女嘉宾们,一开始还自信满满,摩拳擦掌,想为这首歌贡献自己的想法,一起改歌,后来却全部沦为苏哲的傀儡,听从他的指挥演奏歌曲。
女嘉宾们都懵了:
“这还是乐队吗?我们不成了苏哲的配乐吗?”
“这就是天才的能力吗?拿出来就是最完美的状态,我们区区凡人,根本没办法改。”
她们被震撼了,颜淑容尤其茫然――
她确实傻,被忽悠瘸了,却是个优秀演员,对精神感受尤其细腻敏锐。
她或许不太懂音乐,却能感知到这首歌曲的不凡。
“难道他在骗我?难道苏哲也懂摇滚?”
……
靠着强烈的感染力,不光是嘉宾们,网友们也能感受到这首歌的魅力。
几乎在节目播放出《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后,#苏哲摇滚#就登上了热搜。
许多网友们知道了,苏哲终于又写摇滚歌曲了,似乎是对某些摇滚乐队的反击。
实际看了节目的都知道,苏哲根本懒得搭理那布洛芬乐队,写摇滚只是为了帮帐篷乐队排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