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桂成却并不在此列。
自从那日宫宴之后,他跟藤真一郎一样,整日跟手下待在高丽官驿,很少出门。
而大梁朝廷在这段时间也安排了不少人手“保护”这些万邦使臣。
一来,之前李宗旭之事已经有了前车之鉴,朝廷可不想再发生这样的事。
二来,朝廷也想看看这些使臣究竟在跟什么人来往。
所以,这些官兵除了保护那些外邦使臣之外,还有监视之用。
而让耶律平和李纯他们有些不解的是,陈安晏在那日宫宴之后,竟然也没有在京城露过面。
他们原本以为,那日在宫宴上,陈安晏对着藤真一郎如此咄咄逼人,想来在这刺客事件之后,应该会继续对藤真一郎他们“出手”。
可陈安晏竟然就好像偃旗息鼓一般,就连大梁朝廷,也只是象征性的在倭国官驿的外面增派了一些人手而已。
尽管十分不解,可那耶律平和李纯都没有轻举妄动。
他们在进入大梁之后,也见到了如今的大梁国力强盛,并没有因为当年的内乱而衰败!
在李文栋和其他大臣的治理之下,大梁已经开始恢复往日的雄风。
因此,耶律平和李纯也意识到,若是不趁着李彧执掌大权之前对大梁出手,恐怕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一旦李彧执掌了大权,到时候整个大梁上下一心,大梁必定会变得更加难以对付。
而他们也在这段时间里,将所见所闻,甚至是大梁宫里的防备都偷偷的记录了下来。
对于他们来收,如今只等一个出兵的机会。
而在这短时间里,还发生了一件事。
之前那齐顺因为货物被劫,在报官无门的情况下,无奈只能回到京城,请许良帮忙。
他想要通过许良,以及许良背后的齐国公,利用他们给山东的官府施压
一方面,他想让山东官府替他找回那些货物,另一方面,他还想让官府逼着那镇安镖局尽快的赔偿银子。
同时,他也想借这个机会,赖掉在苏州赊欠的银两。
如此一来,自己非但没有损失,反倒会大赚一笔。
只不过,理想虽然美好,但现实却是残酷的。
就在齐顺和许良的手下,带着他的亲笔书信赶去山东的路上,就在他们刚刚离开京城,抵达河北的地界,却再次遇到了劫匪。
而且,因为他们这次出来,身上并没有带多少银两,只是带了赶路的盘缠,似乎惹恼了那些劫匪。
就在齐顺拿出许良的书信,想要以此来告诫这些劫匪不要轻举妄动的时候,那些劫匪却直接抢过许良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