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姑娘你让我心荡漾歌词 > 第419章 回忆未来(第4页)

第419章 回忆未来(第4页)

谢令婉号召帝国世家尽数南渡大江,在金陵府重新建立朝廷,称南周。她自己则被群臣拥立为南周宰相,总揽江南大权。

太康元年冬月,在谢令婉的指挥下,南周举全国之力与异族军队战于采石江心,史称采石之战。

采石之战是决定大周国运的一战。

当时的异族控制了整个中原,携带大周降兵共计二十余万大军渡江南下。一旦大江天险告破,江南再无阻挡异族兵锋之力。

谢令婉在战前曾言:“吾胜,将为周相之至;吾败,将为周相之终。”

好在,采石之战的胜者是南周。异族军队不善水战,在过江半渡之时被大周水师偷袭,又碰巧赶上江南雨季河水暴涨,仓促营造的战舰渗漏者不计其数,几乎都是顶着齐腰深的河水搏斗。再加上南周上下齐心,国仇家恨叠加,军队战斗力达到了开国一千年来的顶峰。

此消彼长,南周朝廷成功将异族军队赶回江北,杀敌数万有余。

谢令婉并没有乘胜追击,她深刻地认识到异族此番落败仅是因为不善水战,并非士气战力不足。

她严守长江天险,硬生生地顶住了异族军队的三年猛攻。与此同时一刻不停地休养生息,整练武备,以物理手段雷霆镇压境内反对的声音。江南兵甲一时全盛,竟达三十万众。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谢令婉发动军队越过大江,发动大规模反攻。在太康四年便已然将前线推至秦岭淮河一线,克复中原指日可待。

当时的南周百姓提起她,都不会直呼本名或官位,而是以尊称“谢相”代指,可见其威望之高。

事实证明,只要中原汉人同仇敌忾,消解内部矛盾,立足未稳的北方异族并非敌手。

方未寒从来没有不相信过自己这位小青梅的能力……除了最开始的那一次。无论有没有自己,她都会是这个时代最闪耀的一颗星辰。

方未寒继续搜寻有关陶允姜和萧槿的记忆。

他脑海中残存的有关于陶允姜的记忆甚少,基本停留在擎火书院时期。但他对于陶琰的记忆倒是很多。

在太康元年的长垣崩毁中,九边重镇陷落易手有七。唯二两座仍然控制在大周手中的边城,是山阳郡公陶琰镇守的固原,天方二镇。

在谢令婉重振南周朝廷时,曾经用各种方式试图联络西北的这支铁卫,但最终都杳无音信。再加上异族那边宣称他们已经击杀了大周的军神陶琰。最终南周上下一致认为,太尉陶琰恐已死于异族之手,九边全部沦陷。

直到太康四年,来自西北的信使突破重围,将山阳郡公的亲笔信送到了谢令婉的手中。

南周君臣得到了令他们极为振奋的消息:

天方镇的确在太康二年陷落,但固原镇一直把控在大周的手中!陶琰以一支孤军竟然坚守固原三年未被攻破,简直堪称神迹!

在方未寒记忆的最后,谢令婉正打算兵出葭萌关,不惜一切代价解围固原。

没有自己的参与,陶允姜恐怕也不会被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既然陶琰在固原,那她大概率也在。

方未寒打算以后暗自留心这方面的事情。

谢令婉和陶允姜的事情都已了解,方未寒开始寻找萧槿的印象。

坦白来说,萧槿这边的情况要比谢令婉和陶允姜都恶劣不少。

或许命运最爱开冷漠无情的玩笑,越是童年生活幸福美满的,便越是要千百倍地偿还。

在太康大乱爆发之时,长明北宫被方遵付之一炬,其人不知所终。世家内应打开长明城门,十万禁军如鸟兽散,而司隶校尉萧扬望和玄重副使萧绩带着不愿投降的士兵一路向南突围,却最终以失败告终,二人均死战而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