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琳同志,你脚麻跪在地上可不关我们的事,我们又不熟,只是来提取货物的,你可别赖在我们头上"。
李主任看着这边的情况,面色严肃:
"你好,晏汐同志"。
晏汐:
"李主任,你们供销社怎么回事?但凡内部员工看上了客人买的东西,就要胡搅蛮缠的要过去吗?
那还要排队拿票做什么,不如都你们内部消化算了?″
"晏同志,你消消气,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之前你亲手签的单子,既然东西到了,我们来拉走没有问题吧"?
"这当然没有问题"。
李主任看着自己手中的收据单子上的日期,不好再拖延:
"李小琳你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去安排司机把东西送到晏汐同志家里"。
李小林低着头:
"主任,您帮帮我劝劝晏同志,能把这台缝纫机让给我吗?我愿意多出20块钱,我嫂子娘家要是没有缝纫机,我哥哥就结不成婚了"。
至于孩子的事,李小琳并不敢说出口。
之前说出来也是看晏汐一个女子,心软,没想到晏汐油盐不进。
又把李主任叫来,想到李主任平日里偏心自己,李小林打算赌一把,说不定能成了呢。
在供销社上班,李小林早就弄清楚了,这些大件先分给市级供销社,剩余的部分由少数流落到乡镇供销社,再等到下一次不知道到猴年马月去了?
这一次要截胡不成,家里想要拥有一台缝纫机,更不可能。
李小琳说是给嫂子置办聘礼,实际上这东西拿到家里,还不是全家都用。
嫂子怀了孕只能嫁给大哥,说好的缝纫机自行车这些都可以省了。
现在想买缝纫机,也是为了以后自己结婚,再想办法把当做自己的陪嫁带走。
李小琳走一步看三步,至于说嫂子家里不让嫁要打孩子的事,都是编的。
她一个破鞋,怀了孩子,不嫁给我哥,谁还要她?
李主任偏心李小琳是习惯。
眼下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