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左宗棠家谱 > 第393章 俄国动乱(第2页)

第393章 俄国动乱(第2页)

虽然德国目前对于英法的实力仍心中惴惴不安,但局势的变动将会促使德国人做出选择,尤其是在手中握住了一杆更锋利的长矛时。

1938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这对于工人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工人工会组织游行活动也是很常见的一件事。

只是,在动乱的俄国,这样的行动无疑是非常刺眼,也同样不友好的,但是,即便有政府的禁令,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等一系列大城市的工人还是选择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政府保障工人的工作、食物和休息时间,并反对政府对明斯克的暴力镇压。

但这样的游行示威并不起作用,各地军警严阵以待,死守在街道上。

“反对剥削!反对镇压!”

“为了明斯克!为了俄罗斯!”

“打倒独裁!打到战争!”

“面包!面包!面包!”

“工作!工作!工作!”

“休息!休息!休息!”

打着大大小小的横幅、旗帜的游行队伍气势雄壮而脚步坚定的行走在大街上,边走边高声疾呼着。

上万人齐声呐喊的动静和气势,如虎如雷,对面的军警紧握钢枪,却不敢有任何动作,他们前进一步,他们便退后一步。

突然,一声枪响在警察中响起,一队“骑兵”从大街的北边赶了过来,亮色的半身甲和头盔,灰色的军装,雪亮的马靴,来者一身复古的衣装,腰间挎着手枪,鞍上挂着长棍,手中握着马鞭,胯下的高头大马也挂着一身钢甲——

具装骑警!

十余骑并排而来,在大街上形成一道铁墙,骑警们的速度并不快,大致和普通人慢跑的速度相近,但马蹄声非常响,在一旁的军警的衬托下,一身钢甲的骑警显得气势非常足。

一般来说,骑警在控制、驱散大规模人群时能发挥独特的显著作用,后世警务机构认为一名骑警在威慑力上能抵得上十名步行的巡警,往往十几名骑警就能有效控制上千人聚众示威的局面,而在大街这种地形下,更是如此。

人类对于马匹的恐惧是源自生理本能的,很难抑制,面对大量骑兵仍能稳住阵脚的军队古往今来都是少数。

俄国人在拍摄《战争与和平》时,客串群演的机械化步兵们面对滚滚而来的骑兵集群依旧会下意识地躲避而导致队形散乱。

而身着铁甲的具装甲骑在这其中又更具威慑力,甲胄与骑兵搭配造成的视觉冲击相比于火器更具威力,也更容易控制现场情绪。

俄国人在这方面颇有经验,从沙皇时期开始,将骑兵用于镇压常规游行就是非常常见的手段。

只见骑警们一步步逼近人群,人群后退一步,他们便前进一步,面对如压路机一般迫近的骑警,游行人群顿时骚乱了起来,许多人下意识地向周围逃跑,完全控制不住心底里的恐惧,拔腿狂奔。

而骑警也很清楚自己的任务(budux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