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又有些心虚。
“最严重的时候,我甚至觉得。。。。。。。咱们的交响乐团,不像是搞音乐的。”
“像当官的。”
实际上,李景霖真的很收敛了。
完全是基于现实。
看起来不给面子。
但实际上,语言的攻击性已经祛除了百分之90。
因为,在国外的时候,李景霖是听到了更多犀利的锐评的。
就如当年在德国,便曾被当地指挥飞龙骑脸过。
【德国的社区乐团都可以演好的海顿莫扎特,你们华夏乐团演不出来】
这甚至很文明了。
有更甚的,已经是侮辱与谩骂了。
“关键是,这问题是在你们身上吗?不是!”
说起这个,李景霖就觉得离谱。
是乐手菜?
显然不是。
甚至可以说,乐手其实很强。
但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一个乐团的下限是看乐手,但一个乐团的上限,看的是指挥,看的是总监,看的是管理层。
甚至可以说,是指挥赋予了作品灵魂,诠释,解读,而不是这些乐手。
因为乐手必须要听指挥的。
可那些大龄指挥们。
很容易就陷入到关僚主义的作态上。
西洋作品显得浮躁,能力又不行。
国内作品很不错,但喜欢拿红歌应付检查,应付考试。
少有的几个有灵性的大师。。。。。。。在面对行业的时候,也显得微不足道。
新人培养难,老同志很难顶上去。
大部分时间是科二都没过的指挥在驾驶着豪华座驾。
自然很难有所提升。
所以,国内乐团的演出,十分神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