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永宁帝时期,情况一下子发生了变化。
不光那些辅政大臣对他们呼来喝去,就连下面三四品的官员,也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此事就这么办吧!”
做出了决定,永宁帝又为指挥使人选发了起了愁。
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憋屈日子,他充分认识到了锦衣卫的重要性。
抛开搜集情报,监察百官不提,光锦衣卫诏狱对百官就是一个震慑。
没有这个机构震慑,百官根本不怕他这个皇帝。
虚心纳谏,那是上位之前的想法。
坐到皇位上,领教了官员们乱七八糟的谏言之后,他对纳谏就没有了兴趣。
平均下来一百条建议中,有九十条都是在瞎扯淡,剩下的十条全是看似正确的废话。
稍有不对,那帮文官能把他喷自闭。
大虞朝的十几代皇帝中,就数他过的最憋屈。
打板子、下狱,通通都没用。
现在行刑的士卒,根本不敢对文官下死手。
以往十几板子下去,都能够要人命。
现在四五十廷杖下来,也就屁股开花,没见谁被打死。
蹲大牢就更不怕了。
三司衙门的大牢都在文官手中,骂皇帝下狱的官员最受文官们推崇,美其名曰风骨。
拷问定罪,都是不存在的。
到了狱中,还会受到优待。
从监狱中走一遭出来,名声在士林中一下子就响了。
搞的他这皇帝,都成了人家刷名望的机器。
永宁帝对尹左二人不满,其中很大一部原因,就是两人的门生最喜欢拿他刷名望。
每次他发怒之后,两人就跳出来引经据典的求情。
一次两次也就忍了,连续多次之后,谁也忍不了。
皇帝不高兴,尹左二人自然是知道的,但他们都没往心里去。
这是捧杀的威力。
先帝留下的那帮辅臣,在暗地里不断为两人造势,直接把他们架了起来。
此时两人距离入阁,仅剩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