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那些庆安王部下就更气愤了,开始怂恿周思华给自己的爹报仇。
周思华脑袋一热,背着自己娘不知道,领着庆安王余下部将,带着私藏的精兵锐甲就开始了“揭竿起义”。
还别说,周思华突然的所作所为真是打了朝廷的一个措手不及,旗开得胜的攻下了一个城池。
消息传到朝堂,皇上大怒,于是就将这事交给了赫连宸处理。
为着这事皇后还跟皇上闹了好久的别扭。
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周思华不成气候,必是有来无回,这谁领了这个差事那就是明捡一个大功劳啊!
但是呢没办法,人家皇上就是疼爱太子,就是想历练太子。
因此再多人明争暗斗也没用。
其实这些事赫连宸很无所谓,他现在只想找个人出出气,这周思华正好撞枪口上了。
于是赫连宸传信给了于大将军,让他派白应博父子点精兵五千铁骑从后方包抄,然后配合他前后夹击周思华。
周思华那脑袋哪想这么多,一个开门红的小胜便给冲昏了头脑。
等他反应过来时,已然如瓮中之鳖,门内之狗,只有挨宰的份了。
就这样不出任何意外的周思华败在了太子的手里。
短短八天时间便将庆安王苦心筹谋了十几年的私兵藏粮给挥霍殆尽了。
至此,庆安王余党再无翻身之地。
正所谓成大事需天时地利人和。赫连宸有如神助,步步得胜,实乃天命所归。
庆安王余党自知无力回天,纵然再不甘心,也只能认命了。
一行人包括周思华都被判了个满门问斩。
…
要说这一次和周思华的小战中还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白家父子发现的又一藏粮地。
并且在发现此地之后,两人跪请赫连宸还边关将士一个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