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给陆良上点压力
“分别加入0、100、200、500、800、1000umolL的索非布韦维帕他韦,0作为空白对照组,随后每孔加入100uL细胞培养液。”
“弃掉培养液,每孔加入150uLDMSO溶液,置摇床上100rmin避光振荡。”
“最后在酶标仪上将光谱调整至570nm波长进行检测。”
实验室里,陆良飞快的将96孔板放置在酶标仪上,随着96孔板被吞入机器中,嗡嗡的声响从机器中传来。
紧接着一个个数据飞快的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陆良并不着急将数据复制到自己的U盘中,他拉出一个excel表格,然后在表格上建立标准曲线。
R=0。999
标准曲线无误。
陆良将所有的数据全部带入公式进行计算,然后拉出平均和方差。
“100、200、500umolL的索非布韦维帕他韦,从数据上来看没有太大的波动,看样子对肝细胞增殖没有太大影响。”
“800umolL的索非布韦维帕他韦,数据差异开始有些明显了,药物剂量过大还是会影响到肝细胞的增殖。”
“1000umolL的索非布韦维帕他韦就更不用说了,肝细胞都差不多要死透了。”
陆良看着数据思索起来。
大部分的试验,最后的结果都是追求一件事情,那就是显著性。
显著意味着有差异,意味着有变化,说明你的东西起作用了。
不显著,没差异,说明有你没你都一样。
但有的时候,不显著,也同样重要。
就比如说现在,现在的试验是检测药物对肝细胞的增殖是否有影响。
这个试验的结果自然是不显著更好。
结果不显著,说明药物吃下去之后,对肝脏中肝细胞不会产生太大的伤害。
如果这个数据显著的话,那才真正麻烦了。
药物吃下去,先不说对病毒情况如何,反正肝细胞是死的透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