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一个相互制约
确保,
没人敢黑了陛下的钱。
……
吸取了广州抄家的经验,先发掘了两三个被排挤被惩罚的本地胥吏。
然后,
在他们的带路下展开抄家工作。
一波人现场督促、另外一波人就负责登记,还有一波人负责转运。
总之,
流程是很科学的。
过程不是很文明。
19世纪的官绅总爱挖坑埋金银,工作小组经常需要扒墙、掘地、拆屋,下鱼塘。
相比于这些浮财,更隐蔽的是匿名产业。
可能,
5000亩绿油油的良田就在眼前!
但在官府的鱼鳞册上却分别属于2000多户憨厚的农夫。
实际上,
如果仔细追查会发现这些农夫压根不存在,纯虚构。
大隐隐于世
抄家的网眼稍微大一些,就漏掉了。
浮财乃小道。
匿产才是大海。
……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
抄家,就好像一个人拿着抄网去装沙子。
这边抄的起劲,其实真正运到车里的就没几两沙!
细碎的沙子都从网眼里漏掉了。
收工后,监工眉开眼笑,捡走了!
就算皇上察觉了,雷霆大怒,监工们也觉得十分委屈。
奴才们这叫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