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营!”
贵州绿营在7里外停下了脚步,分出了三分之一的人手扎营。
一夜无事,
双方都很克制。没有夜袭,没有什么花哨的战术布置。
正如历史上绝大部分的战争,计谋和埋伏只占少数,最终还是要靠一刀一枪的厮杀。
……
贵州绿营战兵1万8千,另有民夫无算。
吴军出动了第2军团9000人,另有第1派遣军步卒5000,轻骑兵1000,还有随军民夫无算。
西北方向,20里外就是灯火通明的南昌城,城墙上巡逻队来回穿梭。
向南50里,是马忠义坚守的三江口镇。
次日清晨,
没有一丝阳光,天空覆盖着一层阴郁的云层。
风力适中,体感微热。
如果有气温计的话,大约在25度左右。
李郁披挂完整,开始点兵:
“甘长胜。”
“下官在。”
“此战,伱部打先锋。第2军团不会轻易支援。作战原则再次强调一遍,要小赢,不要大赢,更不能输。”
“是。下官有一个请求,能否借一队散兵?”
“准了。”
……
离开大帐后,
苗有林低声嘱咐杨遇春:
“到时候会有火枪营殿后督战,以防万一,你率甲士营居中震慑。”
“遵命。”
临战的伙食很丰盛,油水十足。
第1派遣军的步卒们,默默地大口吞咽食物。
浓油赤酱的红烧肉、咸肉炖蔬菜、鲜鱼汤,蒸香肠。主食是猪油糯米糕、油炸粢饭团,耐饥抗消化。
伙夫们手握大铲子,忙的脑门热气蒸腾。
甘长胜站在辎重车上,声音高亢:
“本官再次强调一遍军纪,不听号令者,斩!临战回头者,斩!后队督促前队,斩杀自己人也算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