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缚心里一喜:“太好了!这下看张敬之还怎么狡辩。”
果然,没过多久,宫里就传来消息:张敬之被革职查办,他的那些门生故吏也受到了牵连。
林缚松了一口气,总算解决了一个大麻烦。但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京城的蛀虫还有很多,要想彻底整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对刘守有道:“刘大人,张敬之的事解决了,我也该回幽州了。这里的事,就拜托你了。”
刘守有挽留道:“林大人,不再多待几天?”
林缚摇摇头:“不了。幽州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呢。新政刚推行没多久,不能出什么岔子。”
离开京城的那天,天气很好。林缚坐在马车上,看着窗外的景象,心里感慨万千。这京城就像一个大染缸,不管什么人进来,都难免会被染上颜色。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把这染缸洗干净。
回到幽州,林缚立刻召集手下,商议整治蛀虫的事。他说道:“新政就像一味药,要想发挥作用,就得先把这些蛀虫给清除掉。不然,再好的药,也会被他们糟蹋了。”
手下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那咱们该怎么做?”赵虎问道。
林缚想了想:“首先,要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定期检查他们的账目。其次,要鼓励百姓举报,只要查实了,就重重有赏。最后,对于那些罪大恶极的蛀虫,绝不姑息,该杀的杀,该关的关!”
接下来的日子里,幽州掀起了一场整治蛀虫的风暴。不少官员被查出贪赃枉法,受到了严厉的惩处。百姓们拍手称快,都说林缚是个清官。
但林缚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只要有利益在,就会有蛀虫。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制度上入手。他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官员的约束。
这天,林缚正在查看新制定的规章制度,赵虎跑了进来:“大人,好消息!军屯的粮食丰收了!比往年多收了三成还多!”
林缚一听,高兴得站了起来:“太好了!这下流民的吃饭问题,就更有保障了。”
他跟着赵虎去了军屯,只见田野里一片金黄,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腰。百姓们正忙着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林大人,您来了!”一个老农看到林缚,高兴地喊道。
林缚走过去,和老农聊了起来:“大爷,今年的收成怎么样?”
老农笑得合不拢嘴:“好!太好了!托您的福,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好太多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林缚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新政这味药,虽然治不了所有的蛀虫,但至少治得了流民的饥寒,这就足够了。
当然,蛀虫们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他们在暗地里看着林缚的一举一动,等待着反扑的机会。而林缚也知道,一场新的较量,即将开始。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因为他知道,自己肩负着百姓的期望,肩负着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的使命。
至于这场较量谁会赢,咱们下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