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傍晚,还差最后一段最难修的路段。这段路塌陷得很严重,需要大量的石头和泥土才能填补上。可此时,大家都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连抬起胳膊的力气都没有了。
赵虎看着天色越来越暗,急得直跺脚:“大人,怎么办?看样子,今天是修不通了。”
林缚看着眼前的烂泥坑,又看了看远处灾区的方向,咬了咬牙:“继续修!就是连夜赶工,也要把这段路修通!”
他拿起一把铁锹,率先跳进泥坑:“大家再加把劲!想想灾区的百姓,他们还在等着我们送粮食呢!”
看到林缚亲自上阵,大家仿佛又有了力气。士兵们、工匠们、百姓们,一个个都跳进泥坑,拼命地干活。灯笼的光在雨中摇曳,照亮了他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天快亮的时候,最后一段路终于修通了。
当第一辆粮车缓缓驶过修好的道路时,所有的人都欢呼起来。欢呼声在寂静的黎明中回荡,仿佛能穿透云层,传到灾区百姓的耳朵里。
粮车一路前行,所到之处,百姓们都出来迎接。他们看着满载粮食的粮车,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的百姓还拿出家里仅有的鸡蛋、咸菜,硬要塞给押车的士兵。
“谢谢你们!谢谢林大人!”他们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激。
押车的士兵们,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们知道,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粮食运到李家村的时候,那个壮汉带着村里的百姓,早早地等在村口。看到粮车,他快步跑上前,握住押车士兵的手,激动地说:“谢谢!谢谢你们!我就知道,林大人不会骗我们的!”
士兵笑着说:“这都是林大人的功劳。他为了抢修道路,三天三夜没合眼呢。”
壮汉看着粮车,又看了看远处的幽州城方向,突然朝着幽州城的方向,“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其他百姓也跟着跪了下来,纷纷磕头。
他们磕的,不是官,是人。是那个为了他们,三天三夜没合眼,亲自跳进泥坑修路的林缚。
民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不是靠高官厚禄,不是靠严刑峻法,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靠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
粮车继续前行,碾过泥泞的道路,留下深深的车辙。这些车辙,就像一道道印记,刻在百姓的心里。
林缚站在幽州城的城楼上,看着远处缓缓驶来的粮车,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知道,这只是开始。要赢得民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他有信心,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就一定能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他明白,民心不是赚来的,是一点点攒起来的。就像这粮车碾过的路,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才能留下深深的印记。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照亮了大地。远处的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林缚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慢慢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