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不要站在生产者的角度看问题,换一换思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真的有人能一口气拿出900块钱,购买一台彩电吗?”
要知道现在最流行的三转一响,单价没有超过200块的。
潘昆仑:“……”
900块确实太多了。
他的工资不算少,可是让他一口气拿出900买彩电,他未必愿意花钱。
叶满枝说:“目前全国开办了电视台的省市只有十来个,而且全是黑白画面的。如果电视台的建设跟不上,即使消费者买了彩电,那看到的画面也是黑白的。而电视台想要建设起来,少说需要两三年时间。”
“你的意思是……”
“我觉得黑白电视机也许更适合国内当下的市场需要。”叶满枝冷静分析道,“日本一台14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的出厂价在220块人民币左右。如果咱们的电视机出厂价也能降到220块,不,其实300块也行,那很多城市居民应该都能买得起电视机。”
一台300块的黑白电视机,作为入门电视机,其实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家庭的需要了。
“日本国内的黑白电视机市场早就饱和了,各大企业生产的电视机主要用于外销。而我这几天看了他们近十年的数据,最近三年,全国黑白电视机的产量正在逐年减少,与之相对的,彩电的产量正在大幅提升。这就说明黑白电视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也已经趋于饱和了。”
叶满枝一边思忖着,一边喃喃道:“也许很多大公司已经计划转型了,就像咱们想淘汰电子管电视机一样,他们可能也想淘汰黑白电视机了。”
潘昆仑顺着她的思路问:“叶主任,你想要他们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对,四机部的领导说,采购的生产线可新可旧,主要是节约外汇。那咱们曙光厂其实可以考虑引进一条晶体管黑白电视生产线,他们的单班产量是咱们的10倍有余,如果能成功引进,那曙光厂的电视机年产量将达到30万至40万台!”
潘昆仑提醒她:“国家想要最新的技术设备,只愿意给彩电生产线出钱,如果想采购旧的黑白生产线,那中央未必肯出这笔外汇。”
叶满枝笑了笑说:“我出来之前,跟省外贸局的领导聊过,省里可以给咱们100万美元的外汇支持,剩下的部分,再由咱们自己想想办法。”
第223章
在日本小城的马路边,叶满枝和潘昆仑讨论了几个小时。
越讨论越觉得有门儿!
潘昆仑一项一项地分析,“与彩电相比,黑白显像管只需要涂一种荧光粉,滨江化工厂的荧光粉就能满足需要,咱们并不用另外引进生产线。”
“嗯,而且滨江本地就有一家晶体管厂,咱们能就地采购晶体管。”
“仔细算下来,只需要一条整机生产线,外加一条显像管生产线。”
有彩电的例子在前,只引进两条生产线已经相当划算了。
“那咱先打听一下报价,”叶满枝神情振奋道,“要是真能把这两条生产线弄回去,那咱曙光厂在黑白电视领域就是全国的这个了!”
她比出一个大拇指。
两人展望了一番美好未来,双双心潮澎湃。
下一站是去松下电器的工厂考察。
参观过黑白电视机车间以后,叶满枝向日方表达了采购二手生产线的意愿,不知他们是否愿意转手。
听闻有人竟然对黑白电视机生产线感兴趣,对方公司又派了一位部长接待他们。
两条生产线总计报价420万美元。
叶满枝皱了皱眉:“山本先生,你们的生产线1963年投入使用,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420万是不是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