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意外情况后,可以及时地发出警报信号。
然后,一个人员手持遥控装置,站在稍远的位置。
视线刚好可以看到登机楼与飞机之间的距离。
现在,他开始吹响口里的哨子,发出短促清脆的声音。
提醒大家,尤其是,提醒登机楼左右两边的人员。
大家注意,要移动登机楼了。
跟着,诺大的登机楼,在这个人员的遥控下,缓缓地移动。
直到紧密地依靠在飞机的舱门边缘上。
两者之间,几乎是,没有缝隙。
当然,会有一丝丝小小的缝隙,仅仅是,肉眼无法观察出来。
可见,两者设备的表面,相当光滑笔直,才能衔接到貌似无缝隙的状态。
不过,两者之间,却不能没有一丝缝隙。
没有缝隙,便预示着,两个庞然大物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既然是,贴合在一起,自重与重力的作用下,贴合处,一定会产生摩擦。
这样摩擦下去,便会损害飞机与登机楼的体表涂层。
直到影响设备的良性运作效率。
尤其是,飞机的表层涂装,具有很多抗击不良条件的作用。
一旦失去表层涂装,很容易导致飞机的机体受损。
说不定,会直接毁灭掉整架飞机。
可见,对于高科技条件下的设备,任何轻微的损害,都会酿成严重的事故后果。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表面上的摩擦磨损,飞机和登机楼之间,需要留出一点缝隙。
即便是针尖大小的缝隙,也能避免两者之间的摩擦伤害。
现在,降落飞机与登机楼之间,便留有细微的缝隙。
说明一点,具体操作的人员,点到为止的控制手法,很是高超呀!
当然,飞机和登机楼,两种设备上面,都会设置有红外防撞系统。
就是说,两者之间的距离,紧密到快要摩擦的程度时,红外防撞系统便会自发启动。
紧接着,自动刹车开始工作,直到设备停止移动。
这里,飞机早早停止不动了,只有登机楼在移动。
因此,主要是登机楼的红外防撞系统在反应。
控制着登机楼与飞机之间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