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意思就是说,高鲜国对许清宵才华极为崇拜,最为崇拜的诗词,便是南豫楼序,这首千古骈文。
通过朴夏昌的口述,大概可以得知,高鲜国已经彻彻底底折服,尤其是当朝国君,更是极爱许清宵的诗词,十分想请许清宵去一趟高鲜国。
想见一见许清宵。
“许大人,不仅仅是我们高鲜国,哪怕是琉球,他们对您也是十分崇敬,您不知道,朱圣曾经周游列国,来到我们这些国家传道。”
“自那以后,我等对大魏文道崇敬无比,我们最欣赏之人,便是当世才子,不是在下吹嘘,您若是来了我们高鲜国,上上下下所有国民都无法入睡啊。”
朴夏昌喝了些酒,说话格外激动,但他说的都是事实。
许清宵在大魏有一种处处被压制的感觉,可实际上许清宵的名气,在有些国家极度出名。
譬如说高鲜国和琉国,他们对许清宵可谓是敬仰已久,按照朴夏昌所说,高鲜国国君每天都要看一遍许清宵的诗词才能入睡。
这让许清宵有些咂舌了。
在大魏京都,虽然也有不少人爱慕自己,敬仰自己的才华,可也没这么夸张吧。
想了想,许清宵明白一点。
朴夏昌肯定是带点吹嘘成分,其次的是,大魏有大魏文宫,朱圣正统在,无论再有才华的人,面对圣人还是会显得黯淡无光。
这还是朱圣已经逝世五百年,若是刚刚逝世,任凭自己再怎么有才华,除非成圣,不然在世人眼中,会莫名降低一点点影响。
没有多想。
许清宵也不在乎这种虚名。
一直到酉时。
盛宴这才结束。
大家逐渐散场,许清宵也喝了许多,但还算是清醒。
只是到了宫外时,一些吵闹声响起了。
“什么?我们阿图族,送了三千头牛羊,你们就给这个回礼?”
“三千头牛羊?我们送了一千匹战马,比你的牛羊好太多了,他们也只是给这个回礼啊。”
“将进酒?我要这玩意做什么?不给银子吗?”
散场之后,礼部开始回礼了,堆积如山的画卷礼盒摆放在身后,一个异国使者一份。
吵吵闹闹的声音,引来了禁军走来,似乎是得到了什么命令,禁军的目光很冷漠,也不管这些番邦来使说什么。
总而言之,再吵就赶出去。
一时之间,这些番邦来使气得脸色涨红,有些财大气粗的番邦来使直接不要回礼,但其他一些小国却连忙捡起来。
毕竟能减少一点损失就减少一点损失嘛。
对于这个情况,许清宵是喜闻乐见的。
想要占大魏的便宜?
吃屁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