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刘家三代人,都踏马的一个德性。关键时刻假装“忧国忧民”,不顾同僚,不顾大局。
……
乾隆一时间只觉得头疼,对于李、崇二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恼火道:
“传旨,李侍尧崇道皆戴罪入京,交三法司审查。”
“嗻。”
这下轮到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掌门人头疼了。
乾隆冷不丁的又说道:
“你们俩还是应该感谢李侍尧的,毕竟他把和琳、于运和给带出来了。”
于敏中、和珅顿觉口苦,只能托词:
“这都是托了皇上的洪福。”
“不必紧张。江宁城那么大,突围出来也很正常,福长安也随他们一起冲出来了嘛。”
有时候,
语言艺术就是这么的微妙。
总之,乾隆莫名其妙的一番话,搞的二人心里暗自叫苦,这浑水怎么就溅到自己身上了。
……
于敏中突然心中一震,连忙禀告道:
“老臣还有件事,需向皇上禀报。”
“讲。”
“臣的家族100余口陷在江宁,后不知为何,贼酋又释放了他们。如今人在淮安府避难。”
“哦?”
“或是贼酋不知他们身份,故而勒索钱财后,就没有加以戕害。”
“这么说来,李郁此人倒是不嗜杀?”
“似是如此。此僚或是为了收买人心,装出一副大度模样。”
一番君臣奏对,语言艺术含量很高。
若是普通人听了,只觉平淡无奇。
可殿内角落伺候的总管太监秦驷,却是听出了许多的凶险。
前些日子,粘杆处的人早就汇报上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