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可要加紧了。”岳桓笑着说。
————————
拜访完了两家,赵苏心情有些激动,问道:“义父,咱们再去哪里?”
“回家。”
她今天约了金良、温岳等人好好聚一聚,这些人情份不同,单花一个晚上吃个晚饭是不够的。地方也不是酒楼,而是她家,早订好了酒席送到家里来。
回到家里,金大娘子等人都来了,金良和金彪爷俩正在梅花桩下,温岳、郑奕还没到。邵书新来了,蔺振也来了。随后,甘泽、陆超也到了,二人在这些官人堆里进退自如,并不因奴仆身份而有所拘束——他们两个陪着郑川到了祝宅。
郑川第一次到祝宅,原以为祝缨现在升了职、以前也听说是个能干的人,想来家中不奢华壮丽也当是精致小巧。进了之后发现并不算很大,人口也少,宅子竟有点“古朴”,不由有点奇怪。
祝缨来了见到了他们,笑道:“大郎竟然能来,今天一定是个好日子。”
郑川叫她:“三郎。”也不显生疏。
祝缨道:“来,里面请。”
外面订的席面也上来了,金大娘子因郑川来了,将自家的拿手菜也带了来。前堂里摆下酒时,郑奕也来了。
没有丝竹声乐,摆了投壶大家玩着叙个旧。祝缨将郑川往主宾的位子上坐了,郑川推辞:“叔伯们都在,我陪着就好。”
金良道:“没事儿,在三郎这里,他说你坐得,你就坐得。”
郑川才坐下了。大家又问郑熹,郑川道:“阿爹说,忙了很多年,得空歇息几天也不错。”
祝缨捏着筷子从面前往远处拉了一段距离,道:“不错,你看,离远点儿能看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
这一天祝缨不见别人,大家直聚到天黑,各叙离别之事又向祝缨道喜。祝缨问金良:“别再说我啦,我那点儿事儿大家都知道了。你呢?阿彪到底补了官没有?”
金良道:“喏!陪戎校尉。”
正九品?“还行,”祝缨说,“想不想到我那儿去?”
金良道:“行啊!”
祝缨很高兴地说:“那就讲定了?!”
“你管得了吗?”
祝缨道:“南府司兵,如何?”这个司兵,是府衙里的官职,与驻军并不在一起。司兵还管兵甲器仗、门户管角、烽候传驿之类。虽不是军职,但是趁手。
金良叹了口气:“太精细了,他干不了这个。”
祝缨只得作罢。
温岳道:“阿彪有他自己福气。”
祝缨问道:“你呢?”
温岳道:“我还在禁中。不过调到了左武贲,所以你没见着我。”
祝缨又谢了邵书新介绍的祁泰,邵书新道:“是你能变废为宝。”
蔺振是翰林,吃酒不用作诗,也没什么风流情致就是闲话,颇觉放松。
他们都卡在六品上,既羡慕祝缨这么快就到了五品,一想到祝缨这是跑到三千里外换来的,又觉得还是在京城熬资历更适合自己。郑奕倒是在兵部,但是金良想升个五品,他还得通过兵部尚书,这是个坎儿,不太好悄悄办,遂作罢。
温岳要了竹筒签筹来,又行酒令。郑川摆弄着竹签,觉得有趣,郑奕道:“你看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