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多人原本都以为傅调今天会选择演奏肖邦。
甚至觉得傅调的莫索尔斯基就是为了肖邦的出场而铺垫。
谁能想到……
傅调根本没有任何演奏肖邦的想法。
他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演奏完莫索尔斯基后,便开始直接去演奏勃拉姆斯。
而等到勃拉姆斯结束,他依旧没有选择肖邦,而是选择了莫扎特。
最简单去演奏,最困难去诠释的莫扎特。
无数顶级钢琴家都试图攀登的高峰,但是并没有多少人能够折服观众的莫扎特。
被誉为最难以诠释的作曲家之一的莫扎特。
演奏起来,很简单,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否认莫扎特演奏的难易程度。
毕竟莫扎特的左手基本上全部都是最为简单的即兴伴奏。
也就是和弦分解的感觉。
莫扎特主要的音乐旋律基本上都在右手上。
偶尔两只手换个位置,也不会有特别困难的理解程度,看一眼就知道这个还是简单的和弦分解。
但是……
如何演奏出莫扎特的感觉,如何让自己的莫扎特感觉听起来不要太过于做作。
这个其中的度应该如何掌控。
这个就需要各个音乐家去自行揣测了。
演奏出,和演奏好,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所以……
傅调的双手猛地交错。
第三乐章轰然响起。
第三乐章,g大调,急板!
童年的感觉也在音乐之中变得更为浓烈。
音乐逐渐变得长且华丽。
每一颗音似乎都有自己的故事一般,在诠释着自己的世界。
明亮,细腻。
如同一束光照入黑暗的船舱一般,将音乐的空间逐渐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