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正是啊。夫子境时,立下了心中之道,为之苦苦追寻,即便千般苦万般难,又何曾有过一丝后悔。”
一名夫子赞同道:“是啊,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儒生境立下的目标,就要在夫子境去践行。”
陈洛点点头,说道:“前行之路无人能一帆风顺,我等必然会为之付出代价。但是我等却甘之如饴,不曾后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项脊轩点点头,朝着陈洛行了个半师礼,“多谢侯爷指点!”
众人也纷纷行礼,道:“多谢侯爷指点。”
陈洛再度侧身避让开,继续说道:“第三个境界,自然就是对应大儒了。”
“我的理解,依然是一首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陈洛话音一落,满场鸦雀无声。
读书,读到后来,是蓦然回首吗?
我们苦苦追寻的道理,其实早就在我们的身后吗?
那我们这一生奔忙的意义又在哪里?
此时一双双迷茫的眼睛都望向了陈洛。
陈洛长长吐出一口气。
“在我看来,之前儒生和夫子,一直都是在做叠加。儒生时积累学识,夫子时磨炼毅力,但是到了这一步,是该放下一些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还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这些都不是我们的追求。”
“所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越是这个时候,越是会停住脚步。”
“甚至‘众里寻他千百度’,也依然看不到目标。”
“把这些流光溢彩都放下,离开那繁华的街道。”
“此时,才能在那灯火阑珊的地方,找到我们的方向。”
“若儒生时是望断天涯路。”
“那此时,就是站在天涯路的尽头,回望西楼!”
“不忘初心,昂首前行。”
“去那西楼之上望不到的天涯路的前方,再看一看,看看那前方是什么!”
项脊轩轻轻说道:“前方,是求索长桥啊……”
此言一落,项脊轩头顶凭空生出一团血雾,此时他身上浩然正气冲天而起,冲散了那一团血雾,直冲天穹。
城主府。
云思遥望着那冲天的浩然正气如同青色光柱一般,一只白鹤虚影绕柱而飞,直至青色光柱在天空晕染出一片碧色云霄,面露喜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正气到碧宵’!这是突破大儒之象!”
云思遥话音未落,又是一道正气光柱冲天而起……
……
此时,朝夕会的厅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