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爷!”郭靖打断他,“大宋虽弱,却有亿万百姓,岂容外人觊觎!”
忽必烈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加重了几分,同时改用了蒙语:“郭叔父,本王敬你是条好汉,才直言相告。”
“你守襄阳十余年,百姓流离失所,将士死伤无数,这一切值得吗?”
他指着身后的江北方向:“我大蒙古国疆域万里,百姓安居乐业。”
说到此处,忽必烈突然又改用汉话,再度提高语调:“若郭叔父肯携城归降。”
“大汗许诺封你为宋王,世代镇守南朝,保一方平安,岂不美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番话掷地有声,在场除了杨过、贾似道、与赵葵三人心中暗骂。
其余众人无不震惊。
蒙古四王爷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宣告,蒙古大汗许以王爵拉拢郭靖!
此时,吴潜脸色微变,若是郭靖真的答应,那他此前商议的计策将付诸东流。
而他这个钦差不但将会颜面扫地,皇帝也不会轻饶于他。
贾似道却暗自窃喜,若是郭靖归降蒙古,那吴潜匹夫必死无疑。
杨过心中鄙夷忽必烈的无耻的同时,也对忽必烈这一招阳谋满是佩服。
先是吴潜在大庭广众之下做出铺垫,示意郭伯伯与蒙古国关系匪浅,引发众人遐想。
如今忽必烈又高调拉拢,显然二人是早有定计。
想要不动声色地将诬陷郭伯伯勾结蒙古人之事坐实。
此事一但传出,那时郭伯伯可就百口莫辩了。
看来,吴潜此人留不得了。
一念及此,他看向吴潜的目光中已经满是杀意。
这时,郭靖环视四周,朗声道:“四王爷,郭靖生为宋人,死为宋鬼。”
“我守襄阳,不为功名,只为身后亿万百姓。”
“至于归降之事,休要再提!”
忽必烈闻言,非但不恼,反而抚掌大笑:“好!好一个生为宋人,死为宋鬼!”
“郭叔父之忠义,果然名不虚传!”
他话锋一转:“只是郭叔父,你可知如今天下大势?”
“我蒙古国铁骑纵横东西,所向披靡。”
“我蒙古国土广袤万里,南朝却是偏安一隅,早已是强弩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