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微微颔首,神色笃定,“不错。若想要皇帝支持此事,绝不能胁迫于他。”
“明教毕竟是江湖门派,贵使不妨采用江湖手段,让魔教自投罗网。”
“吴相只需确保杨过参加武林大会,其余的事情,便由我们来妥善料理。”
吴潜沉思片刻,突然问道:“使节如此坦诚,就不怕我将此事禀报皇上?”
公孙止仰头哈哈大笑,满是不屑地回应:“吴相是聪明人。”
“史弥远虽已退隐,但他的党羽在朝中盘根错节;郑清之新登相位,根基尚未稳固。”
“吴相若想真正掌握大权,独揽朝纲,就需要盟友支持。而我蒙古国,无疑是最佳之选。”
烛光摇曳,映照着吴潜阴晴不定的面容。权力的诱惑与对背叛的担忧,在他心中激烈地交锋。
最终,吴潜缓缓点头,“贵使,若要让魔教的木易等人入局,这武林大会必须定在襄阳举行。”
“襄阳?”公孙止眉头一皱,面露疑惑之色,“为何要选在那里?”
吴潜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襄阳乃军事重镇,战略地位重要。”
“朝廷定会同意在此举办武林大会,以彰显国威。再者……”
“协防襄阳的郭靖与魔教的木易交情深厚,关系莫逆。”
“如此关乎双方颜面的盛事,木易必定无法拒绝参与。”
公孙止听后,抚掌大笑,“妙!妙!就依吴相之言。”
“三日后,本使节正式向贵国提出,将襄阳作为武林大会的会址。”
接着公孙止话锋一转,“不过,在大会正式开始之前,使团随行的勇士们,想先在临安会一会南朝的豪杰之士。”
两人又低声密议许久,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晨曦的微光,公孙止才悄然离去。
吴潜站在窗前,望着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既兴奋又忐忑,此时的他已彻底踏上了不归路。
三日后,公孙止依照约定,正式向大宋朝廷提出,将英雄大会的地点定在襄阳与樊城中间的江面上。
朝堂之上,赵昀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眉头微皱,心中亦是犹豫不决。
他看着公孙止,开口询问:“使节,为何要将地点定在江面上?这其中可有什么缘由?”
公孙止嘴角扬起,露出一抹讥笑,“宋国皇帝,若是让蒙古勇士进入襄阳,岂不是将性命交予他人之手?”
“毕竟宋国连我蒙古国的使节都敢刺杀,更何况我国的勇士?”
“万一你宋国关闭城门,指挥大军围剿,我蒙古勇士岂不是要白白丢了性命?”
此言一出,顿时朝堂上犹如炸开了锅一般,大臣们议论纷纷。
有的大臣认为襄阳乃军事要地,在此举办英雄大会,可彰显大宋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