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人自有自己的努力、坚持和聪慧。
幸好,她并非孤身一人,也非一穷二白。时间……她还有时间,虽然紧迫,但尚有余裕,有踏实肯干、愿意尝试的伙伴,有听话踏实的匠人;银钱……如今也有了初步积累,足以支撑一些必要的消耗和失败的成本。
这是她对抗遗忘、对抗记忆沙漏的资本。
她的指尖拈起一支炭笔,悬在纸页上方,目光在“肥皂”和旁边空白的“纸张”两个字之间逡巡。
皂角和无患子……都是好东西,但受制于时令,春夏繁盛,秋冬难觅。
若能把肥皂试制成功,以油脂和碱为基,不受季节限制,清洁之物便能四季常有,对村人的生活便利将是巨大的提升。
纸张……也是刻不容缓!也不是说现在没有纸,只是产量很低,所以纸张贵得很,大多贫寒都用不上。
就如很多技能多为口口相传,谬误难免,细节易失。
许多更精妙的技艺,没有图文并茂的记录,如何能准确传承?如何能让更多人学会、改进?知识的积累和传播,离不开承载它的基石。
有了纸,才能将那些宝贵的经验、摸索出的方法、甚至是失败教训,清晰地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不再重蹈她记忆流失的覆辙。
炭笔尖轻轻落下,在“肥皂”和“纸张”两个词旁边,各点下了一个浓黑的、坚定的圆点。如同在混沌的未来地图上,标下了两个必须攻克的据点。
遗忘是沙漏,时间如流水,所以要在这流水冲刷的沙地上,重新筑起知识的堤坝。
窗外的最后一缕天光隐没,屋内暗了下来,但林暖心中,那点被紧迫感点燃的火苗,却在这渐深的暮色里,亮了起来。
——————
方三爷等人新购置的土地在阳光下袒露着未经驯服的野性,杂草丛生,灌木盘踞。买了地,仅仅是第一步。
农忙的鼓点已在耳边隐隐擂响,开荒、整地、引水、备种,桩桩件件都迫在眉睫,主家迅速指派了手下几个得力的管事和下人去统筹安排。
人手要调集,农具要修补添置,种子秧苗要选定……一时间,内外一派繁忙景象,几座不同姓氏的田庄也在越州出现。
越州这几个月来也慢慢恢复一些生气,街道两旁,挑着担子、推着小车的商贩明显多了起来,越州街也慢慢变得热闹。
丝绸布匹、铁器、种子、甚至一些精巧的竹木器具,都比之前更容易买到,价格也因流通的活跃而显得更平稳些。
方三爷等人也在越州采购一番,越梦仙这些必然得带些回北地,来一趟江南不容易,虽然夏一丰他们商行会来回,但每次分到各家的也不多,能带点回去也很要紧。